<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才的詩詞(816首)

    541 《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宋·蘇轍

    滿腹貯精神,觸手會眾理。
    一廢十五年,直坐才多爾。
    我昔游宋城,憶始識君子。
    簿書填丘山,賓客亂蜂蟻。

    542 《送琳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543 《北京送孫曼叔屯田權三司開坼司》 宋·蘇轍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為大農屬,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識恨未久。
    誰言但傾蓋,信有勝白首。

    544 《次韻王定民宣德》 宋·蘇轍

    彭城寺壁看詩來,顏氏瓢樽偶共開。
    茅屋未完先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
    新詩妙絕難為繼,高論微低得共陪。
    第一詞人生不識,茲行尚喜揖君才。

    545 《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 宋·蘇轍

    老人身世兩相遺,綠竹青松自蔽虧。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將名字與人知。
    往還但許鄰家父,問訊才通說法師。
    燕坐蕭然便終日,客來不識我為誰。

    546 《次韻子瞻郭熙平遠二絕》 宋·蘇轍

    亂山無盡水無邊,田舍漁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識天巧,臨窗開卷兩茫然。
    斷云斜日不勝秋,付與騷人滿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風雨釣槎頭。

    547 《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 宋·蘇轍

    長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
    才多莫厭官無事,郡小不妨名自高。
    庶子定應牽賦詠,醉翁聊復繼游遨。
    試尋苦戰清流下,要識經綸帝業勞。

    548 《次韻毛君感事書懷》 宋·蘇轍

    種棠經歲便成科,秋雨調勻氣漸和。
    才力有余嫌事少,風情無限覺詩多。
    長松更老仍添節,古井雖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豈識,一尊聯且慰蹉跎。

    549 《送琳長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550 《鄧正字宅見劉明復所畫麓山秋景》 宋·張舜民

    洛陽才子見長沙,自識中丹鬢未華。
    文武才全皆不試,丹青筆妙更誰加。
    老杉列在堂皇上,小景將歸學士家。
    我有故山常自寫,免教魂夢落天涯。

    551 《余赴官宮庠與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懷想作詩》 宋·葛立方

    初拜清揚日,菰城荻始芽。
    家聲璜出渭,駿氣馬生洼。
    博識該三篋,宏才記五車。
    商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552 《答人問易》 宋·韓元吉

    陰陽妙用表三才,卻問陰陽底許來。
    若識陰陽由動靜,何人更作有無猜。

    553 《望靈壽致拜祖塋》 宋·韓元吉

    白馬岡前眼漸開,黃龍府外首空回。
    殷勤父才紹相識,只問天兵早晚來。

    554 《上巳日王仲宗趙德溫見過因招趙仲縝任卿小集》 宋·韓元吉

    春事倏已晚,飛花送啼鶯。
    長安三月三,水邊盡傾城。
    緬懷杜陵老,感之見歌行。
    青鳥忽飛去,素鱗盤水精。

    555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556 《以油煙贈許尉因賦長篇》 宋·李呂

    我有堅玉黝而澤,嘗從十八公處得。
    蘭膠麝篆積甚勞,佛賬書燈掃何益。
    江南務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尋李白。
    誰歟獲此古膠法,持贈茅齋輕尺璧。

    557 《酬令裕見寄之什》 宋·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558 《登凌云高處》 宋·劉過

    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層霄最上頭。
    方識乾坤真轉轂,好知身世付虛舟。
    九秋草木嵐煙濕,萬里山川海氣浮。
    更欲杖藜窮望眼,眼中何處認神州。

    559 《次劉啟之韻》 宋·劉過

    豪結交游三十年,暮年識子海霜邊。
    江西析派詩同社,鴻寶傳家子已仙。
    無用白須甘我老,有才青眼望誰憐。
    譬如飄泊湓城下,篁竹蕭疏無管弦。

    560 《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 宋·劉子翚

    老坡文中哮闞聲,凜凜常如對英峙。
    瑯然諷詠興凌云,瞠若追攀顙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與言計有之子。
    裁箋遠餉風露新,坐我千尺黃山底。

    * 關于識才的詩詞 描寫識才的詩詞 帶有識才的詩詞 包含識才的古詩詞(8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