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懷的詩詞(935首)

    141 《懷隱堂》 宋·周邦彥

    昔賢抱奇識,閱世猶鼠肝。
    深顰畏軒冕,自謂山林寬。
    至今仰高躅,凜若冰雪寒。
    我侯坐少孤,久著聚鶡,

    142 《酌別謝通微判官兼懷歐陽永叔》 宋·梅堯臣

    識君童稚時,而今君齒壯。
    不見二十年,顏貌已非向。
    親戚多零落,欲語還悲愴。
    更問平生,交久從滌水上。
    君又滁水歸,寄音傾桂釀。
    儻復二十年,吾焉保無恙。

    143 《感懷次蔡參軍韻》 明·高啟

    擊筑無人識漸離,客依孤館獨凄其。
    著書未解成新語,把酒聊因覓舊知。
    燕塞風多寒水急,梁園雪早凍云癡。
    年來只念江東去,下馬碑陰看色絲。

    144 《感懷》 宋·晁說之

    甬東為客久,心期日自昧。
    秋風滄海潮,尚余桂江淚。
    形影悵已老,頗識前人意。
    柳子與沈侯,超邁萬人外。
    終日常戚戚,不知果何是。
    我亦負罪臣,視彼才藻愧。

    145 《延安江漢堂上懷范五丈龍圖堂是五丈所建》 宋·晁說之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漢堂。
    橫吹三川秋月遠,雅歌九姓暮天長。
    頗聞病後精神好,最是秋來飯食強。
    誰識得名因伯氏,飛鴻送盡更茫茫。

    146 《宿囊山懷洪岳二上人》 宋·劉克莊

    憶在山中識二僧,一亡一已拂衣行。
    壁間笠徒名藍掛,寺外松過壽塔生。
    隴月定知今夕恨,澗泉猶咽舊時聲。
    隔房侍者皆新剃,不似閑人卻有情。

    147 《和吳龍圖韻五首·有懷致政景仁侍郎》 宋·文同

    一生名籍占風流,為識莊環可自由。
    幾杖未銷容早退,廟堂將近肯中休。
    有人把酒思高節,何處揮毫詠素秋。
    故國岷峨最佳絕,幾時歸伴赤松游。

    148 《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 宋·陳與義

    歲星欲吐芒不開,昴星避次光低回。
    麒麟鸑鷟紛夾侍,善懷菩薩當重來。
    仙公風流今幾歲,再托高門瑞當世。
    買香趁浴驚眾聾,要識此僧今我是。

    149 《東宮出示和御制秋懷詩恭和二首》 宋·周必大

    寒露零太空,清時出少海。
    昭融備萬象,眾目眩符彩。
    二南可無愧,一字不容改。
    金聲玉振之,遼邈慶霄籟。
    毫芒落人間,神物護在在。
    惟慚小儒懵,未易識其大。

    150 《懷仙吟》 宋·白玉蟾

    我懷仙兮神仙侶,霞裾搖曳兮居何所。
    見鶴長吟猶可覆,蓬萊果在半步許。
    空留寶墨落人間,字句成行秋雁序。
    正心誠意語猶奇,誰識忘形相爾汝。

    151 《武昌懷古十詠·鸚鵡洲》 宋·白玉蟾

    無人為叫禰平原,表祖粗人豈識文。
    鶴在雞君懷月露,豹將虎變欠風云。
    鳳凰池上才方酒,鸚鵡洲邊已自墳。
    道大不容才是忌,漁陽撾斷不堪聞。

    152 《和夔峽張憲白帝城懷古》 宋·邵雍

    不憤曹公跨許昌,茍非梁益莫爭王。
    三分區宇風雷惡,橫截西南氣勢強。
    行客往來閑指點,史官褒貶浪文章。
    后人未識興亡意,請看江山舊戰場。

    153 《懷舊詩 傷韋景猷》 南北朝·沈約

    韋叟識前載。
    博物備戎華。
    稅驂止營校。
    淪跡委泥沙。
    始知庸聽局。
    方悟大音賒。

    154 《寄懷壽光主簿四叔父》 宋·晁補之

    我初就學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兒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東州官。
    側身西望不得見,淚下兩臉何丸瀾。
    青春白日不照貧士屋,使我四壁長年寒。

    155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書得史院賜筆感懷》 宋·晁補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領宜。
    卻恨身為周柱史,不令人識漢官儀。
    當年請郡新進笑,今日曝書陳跡迷。
    猶有院中宣賜筆,不妨林下醉題詩。

    156 《復用前韻遣懷呈魯直唐公成季明略》 宋·晁補之

    涇水為渠食萬口,一石論功泥數斗。
    嗟涇獨不似渭閑,安流赴海又西還。
    天下楩柟盡隆棟,何如櫟社不材間。
    無能飽食猶天上,巧智憂勞緣利賞。

    157 《秋夕書懷》 宋·寇準

    官路時風漸識情,一悲前計遠愁生。
    深秋寒氣侵燈影,半夜疏林起雨聲。
    縣印終年拘吏役,煙蓑何日避浮名。
    窮通休問巢蓮骨,大抵無徒是至清。

    158 《塞上秋懷》 宋·寇準

    未識窮邊苦,今游信有之。
    秋林殘照后,關路獨行時。
    磧迥風長急,天寒雁度遲。
    離心已無賴,更聽戍樓鼙。

    159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160 《次韻子瞻與鄧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懷武昌西山舊》 宋·蘇轍

    我游齊安十日回,東坡桃李初未栽。
    扁舟亂流入樊口,山雨未止淫黃梅。
    寒溪聞有古精舍,相與推挽登崔嵬。
    山深縣令嘉客至,寺荒蔓草生經臺。

    * 關于識懷的詩詞 描寫識懷的詩詞 帶有識懷的詩詞 包含識懷的古詩詞(9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