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心的詩詞(2584首)
283
《飛來雙白鶴》 唐·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俱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285
《南陽道中作》 唐·張九齡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
復聞東漢主,遺此南都跡。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
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286
《綠竹引》 唐·宋之問
青溪綠潭潭水側,修竹嬋娟同一色。
徒生仙實鳳不游,老死空山人詎識。
妙年秉愿逃俗紛,歸臥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
287
《奉和幸大薦福寺》 唐·宋之問
香剎中天起,宸游滿路輝。
乘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云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初拂六銖衣。
289
《曉發方騫驛》 唐·蘇颋
傳置遠山蹊,龍鐘蹴澗泥。
片陰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鬢發愁氛換,心情險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識子規啼。
293
《詠懷》 唐·駱賓王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
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虛心徒有托,循跡諒無端。
294
《少年行》 唐·張昌宗
少年不識事,落魄游韓魏。
珠軒流水車,玉勒浮云騎。
縱橫意不一,然諾心無二。
白璧贈穰苴,黃金奉毛遂。
295
《少年行》 唐·張昌宗
少年不識事,落魄游韓魏。
珠軒流水車,玉勒浮云騎。
縱橫意不一,然諾心無二。
白璧贈穰苴,黃金奉毛遂。
296
《定情篇》 唐·喬知之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愛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298
《過漢南城嘆古墳》 唐·張說
舊國多陵墓,荒涼無歲年。
洶涌蔽平岡,汨若波濤連。
上世千金子,潛臥九重泉。
松柏剪無馀,碑記滅罔傳。
葬于不毛地,咸謂楚先賢。
事盡情可識,使人心悵然。
299
《巡邊在河北作》 唐·張說
撫劍空馀勇,彎弧遂無力。
老去事如何,據鞍長嘆息。
故交索將盡,后進稀相識。
獨憐半死心,尚有寒松直。
300
《游龍山靜勝寺》 唐·張說
每上襄陽樓,遙望龍山樹。
郁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下車歲已成,飾馬閑馀步。
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 關于識心的詩詞 描寫識心的詩詞 帶有識心的詩詞 包含識心的古詩詞(25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