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塵的詩詞(1220首)
844
《復次前韻答潛師》 宋·蘇轍
憐君古木依巖槁,西江飲盡須彌倒。
野花幽草亦何為,崄韻高篇空自惱。
萬點浮溪輒長嘆,一枝過嶺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塵污,嚼蕊更憐真味好。
845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847
《東方書生行》 宋·蘇轍
東方書生多愚魯,閉門誦書口生土。
窗中白首抱遺編,自信此書傳父祖。
辟雍新說従上公,冊除仆射酬元功。
太常弟子不知數,日夜吟諷如寒蟲。
849
《送歐陽辯》 宋·蘇轍
我年十九識君翁,須發白盡顴頰紅。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論河決生清風。
我時少年豈知道,因緣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舉止猖狂空自笑。
850
《贈杭僧道潛》 宋·蘇轍
月中依松鶴,露下抱葉蟬。
賦形已孤潔,發響仍清圓。
潛師本江海,浪跡游市廛。
髭長不能翦,衲壞聊復穿。
852
《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 宋·蘇轍
新年始是識君初,顧我塵埃正滿裾。
談辯未容朝夕聽,情親空愧往還書。
久聞筆陣無前敵,更擬詩壇托后車。
待得入城應少暇,相従有約定何如。
853
《郊祀慶成》 宋·蘇轍
盛禮彌三祀,初元正七年。
祭兼天地報,儀自祖宗傳。
講義金華久,齋心玉食鮮。
秋成通四海,廩實到窮邊。
854
《梨》 宋·楊億
繁花如雪早傷春,千樹封侯未是貧。
漢苑漫傳盧橘賦,驪山誰識荔枝塵。
九秋青女霜添味,五夜方諸月溜津。
楚客狂酲朝已解,水風猶自獵汀蘋。
857
《送張蛻秀才》 宋·楊億
許田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858
《信道人歸西京》 宋·楊億
寢邱遺業廢多年,衣裓空藏命說篇。
北闕上書陳祖德,上林結社會時賢。
風塵不肯留京邑,龍象重歸啟梵筵。
聞有道安雖未識,定應談論已彌天。
859
《答葛蘊》 宋·曾鞏
我初未識子,已知子能文。
春風吹我衣,蜚召入九閽。
眾中得了辭,默許非他人。
方將引飛黃,使出萬馬群。
860
《寄孫之翰》 宋·曾鞏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伏義以來可悉數,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議論瓷傾倒,萬里一瀉昆侖渠。
認為胸中干太極,元氣浩浩隨卷舒。
* 關于識塵的詩詞 描寫識塵的詩詞 帶有識塵的詩詞 包含識塵的古詩詞(12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