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器的詩詞(199首)
182
《大圓智鏡》 宋·釋印肅
普庵非相亦非名,達本忘情不見人。
孤月全收無意識,桂輪獨耀絕纖塵。
三祗一念湯消雪,萬行須臾火爍冰。
到此何勞聲色問,共君本自鏡圓明。
183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185
《歌紀四明汪君信士》 宋·釋重顯
古君子兮道諸己,道器用兮合天理。
同塵還若待時生,觀象不知何處起。
荊叢叢襲莪叢叢,孝兮悌兮非沚中。
聚應落落滴仙露,散或泠泠揚士風。
189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193
《和答陳傳朋》 宋·孫應時
別來如一日,話著又三冬。
信斷悲鱗羽,情親憶駏蛩。
非君詩律妙,奈我客愁濃。
嘆息青云器,誰能識仲容。
194
《贈鄒德年》 宋·王洋
短檠三尺照座隅,眵昏兩目頭不梳。
丈夫功業務廣大,安用事此牛尾書。
多求舊聞助器識,欲駕萬里須舟輿。
要堅志節在專苦,積螢照夜真前車。
195
《留別富宣德》 宋·楊時
富侯荊山姿,落落混燕石。
鐫磨經世故,不磷乃天質。
軒裳儻來寄,既去寧須戚。
驊騮走長坂,一跌未為失。
196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197
《贈應童子》 宋·袁說友
閩山佳氣毓英儒,丱角胸中敵萬夫。
萬石固應傳孺子,玄文真可與童烏。
飽充器識觀他日,莫負聲名滿上都。
更憶韓公序文好,成人之禮正相須。
199
《讀六一先生碑亭記》 宋·曾豐
六一先生自不磨,太丘興卜植僵多。
牛羊莫犯基塋者,風雨其如阡表何。
器識誰能三世合,規摹可復百年過。
豐碑幸出老彭手,讀罷寧容不一哦。
* 關于識器的詩詞 描寫識器的詩詞 帶有識器的詩詞 包含識器的古詩詞(1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