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化的詩詞(588首)
401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405
《送張蛻秀才》 宋·楊億
許田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409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410
《奔月卮歌》 元·楊維楨
神犀然光射方諸,海水拆裂雙明珠。
大珠飛上玉免臼,小珠亦奔銀蟾蜍。
千年太陰煉成魄,豈識妖■吞啖卮?刳胎乃墮歡伯計,玉斧椎開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來,拾得海月稱奇哉。
411
《鮫人曲》 元·楊維楨
鮫人居,錢塘湖。
自從劍客過湖去,世人不識真仙儒。
靈丹擲湖水,湖水清如酤。
江妃惜不得,貯在明月壺。
412
《大人詞》 元·楊維楨
有大人,曰鐵牛。
絳人甲子不能記,曾識庖棲獸尾而蓬頭。
見煉石之女補天漏,涿鹿之帝殺蚩尤。
上與伊同相幼主,下與孔孟游列侯。
413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414
《游仙(九首)》 明·劉基
費生市井兒,未嘗識神仙。
偶然壺中去,謂是別有天。
幻化且不解,《真誥》安能傳。
那將食色身,妄弄刑賞權。
果然失符后,眾鬼不見憐。
418
《次韻高殿撰題東山》 宋·陳造
廬山佳處云英英,鶴歸誰識丁佐卿。
東林遺址倏興廢,未害諸老傳清名。
向來杖屨孰游歷,猿鳥近人鷗不驚。
樂天本原只兜率,思邈不忘聽化城。
419
《贈二蘇公》 宋·陳師道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櫨楓柞樟。
青金黃玉丹砂良,獸皮鳥羽不足當。
異人間出駭四方,嚴王陳李司馬揚。
一翁二季對相望,奇寶橫道驥伏箱。
* 關于識化的詩詞 描寫識化的詩詞 帶有識化的詩詞 包含識化的古詩詞(5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