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義的詩詞(403首)

    221 《留別龜山白禪老兼簡楊居士介》 宋·賀鑄

    汴尾望龜山,人煙了可數。
    長淮斷日風,浩若千里阻。
    舟無百石載,兩腋憂雙櫓。
    鷁首蕩頹波,中流幾翔舞。

    222 《失調名》 宋·無名氏

    疊假山、得保義。
    幞頭上、帶著百般村氣。
    做模樣、偏得人憎,又識甚條例。
    今日伏惟安置。
    官誥又來索氣。
    不如更疊個盆山,賣八文十二。

    223 《題石魚》 宋·無名氏

    諸公討未決。
    朝忌其事夕失功。
    詎可因循守常法。
    人心感處是天心,

    224 《寄金山曇穎師呈永叔內翰》 宋·梅堯臣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風濤響殿閣,云霧生席履。
    道人如不聞,道人如不顧。
    誰能識此心,來往只鷗鷺。

    225 《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 宋·梅堯臣

    從事滁陽去,寄音苦永詩。
    吾詩固少愛,唯爾太守知。
    不敢輒所拒,勉勉作此辭。
    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226 《謁雙廟》 宋·梅堯臣

    八月過宋都,泊舟雙廟側。
    永懷此忠良,遺烈傳碑刻。
    五位儼朝裾,千年同血食。
    當時多茍生,貴爵曾誰識。

    227 《采石月贈郭功甫》 宋·梅堯臣

    采石月下聞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魚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謾傳,卻來人間知幾年。

    228 《陪淮南轉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 宋·梅堯臣

    周當戰國時,何為守靜正。
    干戈既日尋,仁義固不競。
    天下皆跖徒,寧知圣為圣。
    是將萬物齊,不顧千金聘。

    229 《謁張中丞廟》 明·高啟

    延秋門上烏啼霜,羯奴曉登天子床。
    江頭老臣淚暗滴,萬乘西去關山長。
    公卿相率作降虜,草間拜泣如群羊。
    當時不識顏平原,豈復知有張睢陽?孤城落日百戰后,瘦

    230 《和胡少汲游山》 宋·晁說之

    峭直漢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還良媒,生本值惡宿。
    高曾耀圖牒,罪戾辱堂構。
    十饑付群兒,萬恨閣孤咮。

    231 《聞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232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富貴浮榮何足道,綱常大義詎容差。
    皆云養子將防老,豈若嬌嬰未識爺。
    上欲奪情俾歸袞,臣寧斷腕不操麻。
    向非十日留黃力,輦路幾于誤筑沙。

    233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場中竟策勛。
    徑以文辭擢臣向,俄而科第與劉蕡。
    止方好問經疑義,予不能通史闕文。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234 《酈生長揖圖》 宋·劉克莊

    高陽狂生六十馀,入謁自通臣博徒。
    劉季嫚士如庸奴,對客濯足以兩姝。
    生云足下扶義初,奈何不禮長者乎。
    隆準一笑延坐隅,與隨何輩載后車。

    235 《次竹溪韻跋志仁工部柞木詩》 宋·劉克莊

    冥搜險韻攪枯腸,音義時乎取斷章。
    吾窶僅能茅破屋,君材真可棟明堂。
    居然挺挺過蒼柏,勝似蕭蕭種白楊。
    識草木名須博覽,夜窗燈火恰新涼。

    236 《錄顏魯公事》 宋·劉克莊

    世亂朝危節少全,魯公大義薄云天。
    憫忠親以舌舐血,罵賊尸猶爪透拳。
    曾餌仙丹元不死,求容鬼質豈其然。
    郎君自有翹材客,焉識堂堂父執賢。

    237 《寄題沙縣死事祝將祠堂》 宋·劉克莊

    淮右多良將,吾猶識祝侯。
    虎生能肉食,豹死有皮留。
    鐵漢為揮涕,冰翁與雪讎。
    標名忠義傳,榮甚復何求。

    238 《字說一首》 宋·劉克莊

    半山字說行,精義極貫穿。
    世好鴉蚓書,誰識蟲魚篆。

    239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240 《徐太元》 宋·文同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參軍。
    同僚曰張惠,犯贜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詣獄輒自陳。
    謂惠所受贜,太元本同分。

    * 關于識義的詩詞 描寫識義的詩詞 帶有識義的詩詞 包含識義的古詩詞(4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