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義的詩詞(403首)
222
《失調名》 宋·無名氏
疊假山、得保義。
幞頭上、帶著百般村氣。
做模樣、偏得人憎,又識甚條例。
今日伏惟安置。
官誥又來索氣。
不如更疊個盆山,賣八文十二。
226
《謁雙廟》 宋·梅堯臣
八月過宋都,泊舟雙廟側。
永懷此忠良,遺烈傳碑刻。
五位儼朝裾,千年同血食。
當時多茍生,貴爵曾誰識。
227
《采石月贈郭功甫》 宋·梅堯臣
采石月下聞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魚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謾傳,卻來人間知幾年。
229
《謁張中丞廟》 明·高啟
延秋門上烏啼霜,羯奴曉登天子床。
江頭老臣淚暗滴,萬乘西去關山長。
公卿相率作降虜,草間拜泣如群羊。
當時不識顏平原,豈復知有張睢陽?孤城落日百戰后,瘦
231
《聞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232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富貴浮榮何足道,綱常大義詎容差。
皆云養子將防老,豈若嬌嬰未識爺。
上欲奪情俾歸袞,臣寧斷腕不操麻。
向非十日留黃力,輦路幾于誤筑沙。
233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場中竟策勛。
徑以文辭擢臣向,俄而科第與劉蕡。
止方好問經疑義,予不能通史闕文。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234
《酈生長揖圖》 宋·劉克莊
高陽狂生六十馀,入謁自通臣博徒。
劉季嫚士如庸奴,對客濯足以兩姝。
生云足下扶義初,奈何不禮長者乎。
隆準一笑延坐隅,與隨何輩載后車。
236
《錄顏魯公事》 宋·劉克莊
世亂朝危節少全,魯公大義薄云天。
憫忠親以舌舐血,罵賊尸猶爪透拳。
曾餌仙丹元不死,求容鬼質豈其然。
郎君自有翹材客,焉識堂堂父執賢。
239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240
《徐太元》 宋·文同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參軍。
同僚曰張惠,犯贜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詣獄輒自陳。
謂惠所受贜,太元本同分。
* 關于識義的詩詞 描寫識義的詩詞 帶有識義的詩詞 包含識義的古詩詞(4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