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證見的詩詞(123首)

    61 《摸魚兒(壽賈師憲)》 宋·趙從橐

    指庭前、翠云金雨。
    霏霏香滿仙宇。
    一清透徹渾無底,秋水也無流處。
    君試數。

    懷念寫景寫山

    62 《柳子厚墓志銘》 唐·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古文觀止墓志銘哀悼贊頌

    6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64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5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66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67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68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69 《西江月·學道休於外覓》 元·譚處端

    學道休於外覓,靈苗出自心田。
    鐵牛耕透見根元。
    全在殷勤鍛煉。
    認證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
    六鈞弓硬拽來圓。
    箭箭紅心有驗。

    70 《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元·高克禮

    尋致爭不致爭,既言定先言定。
    論至誠俺至誠,你薄幸誰薄幸?

    71 《訊囚》 宋·唐庚

    參軍坐廳事,據案嚼齒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爭喧嘩。
    參軍氣益振,聲厲語更切:
    “自古官中財,一一民膏血。

    72 《雜詠十首酬汪鎮卿》 宋·林景熙

    老來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飄飄御風遠,銀闕開九天。
    虎豹不見嗔,豈予有仙緣。
    玉座覆紅云,香爐霏紫煙。

    73 《雹》 宋·戴埴

    玄默執徐歲,月律終無射。
    京師連雨雹,小者如彈,大者如拳。
    林柯葉亂下,

    74 《題招題院靜照堂》 宋·馮浩

    寶坊新構斷塵飛,宴坐朝朝內外宜。
    一自覺來無相見,久忘言后少人知。
    天中月滿云收夜,海底珠明浪靜時。
    頓向此間超十地,愿將安定證群疑。

    75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76 《偈十六首》 宋·釋行瑛

    明眼底人眼礙,悟心底人被心礙。
    證道底人被道貌岸然礙,達法底人被法礙。
    何謂如此不見道,金屑雖貴,落根成翳。
    要得高步大方,直須去此四礙。

    77 《偈二首》 宋·釋倚遇

    法昌今日開爐,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矩嚴難,免見諸人話墮。
    直饒口似秤鎚,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勛,妄自修因證果。

    78 《每日念佛懺悔發愿文》 宋·釋遵式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
    惟愿慈悲垂攝受,證知懺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79 《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宋·孫巖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80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 關于證見的詩詞 描寫證見的詩詞 帶有證見的詩詞 包含證見的古詩詞(1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