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者的詩詞(886首)
601
《山坡陀辭》 宋·晁補之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濤波所蕩如頹墻。
松郁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鶩葛虆之。
仰不見日兮之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書隨。
邈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兮羽衣。
604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605
《李節推亭子》 宋·曾鞏
盱江郭東門,江水湛虛碧。
東南望群峰,連延倚天壁。
長林相蔽虧,蒼翠浮日夕。
青冥窗戶寒,居者非咫尺。
606
《寫懷二首》 宋·曾鞏
荒城絕所之,歲暮浩多思。
病眼對湖山,孤吟寄天地。
用心長者間,已與兒女異。
況排千年非,獨抱六經意。
607
《答葛蘊》 宋·曾鞏
我初未識子,已知子能文。
春風吹我衣,蜚召入九閽。
眾中得了辭,默許非他人。
方將引飛黃,使出萬馬群。
608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609
《送程公辟使江西》 宋·曾鞏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坐馳雷電破奸伏,力送春陽煦鰥寡。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訟庭終日自虛曠,德宇平生本瀟灑。
610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612
《送項平甫倅池陽》 宋·姜夔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615
《賀吳守被召》 宋·李呂
吳公骨秀如天人,胸襟落落旨經綸。
少年固已富家學,筮仕聊稱梅子真。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向者長汀初擁節,寇攘聚集驚鄉付。
616
《送江宰別》 宋·李呂
行李在門外,駕言歸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
檢身不容玷,清冰瑩玉壺。
遇事有所立,風雨信不渝。
617
《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 宋·王之道
畫工妙處稱毛羽,我欲論功第先兔。
不知心手會天機,象管紛紛誰比數。
寥寥千載一曹霸,墨妙于今傳二怪。
龔生重馬輕尺璧,蔑視韓韋復何者。
618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620
《病眼作》 明·劉基
君不見昔日方相氏,黃金為四目。
精光倏昱奪長庚,導者趨風觀者肅。
一朝竣事歸有司,委棄塵埃同朽木。
我生兩眼粗能視,要探天根窺地軸。
* 關于論者的詩詞 描寫論者的詩詞 帶有論者的詩詞 包含論者的古詩詞(8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