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師的詩詞(615首)

    121 《滿庭芳 論金玉》 元·馬鈺

    玉洞玄玄,金爐燦燦,清中金玉希奇。
    金龍玉虎,玉走與金飛。
    撞透金門玉戶,見金蓮、玉蕊爭輝。
    金玉好,天風搖曳,玉葉與金枝。

    122 《調笑令 和師韻贈張馬二公》 元·馬鈺

    調笑。
    論微妙。
    月內銀蟾端千跳。
    中宵日里金雞叫。
    坎虎離龍圍繞。
    忽然撞著姹嬰召。
    共守丹爐了了。

    123 《踏云行 師父引馬鈺上街求乞》 元·馬鈺

    不說龜毛,無論兔角。
    幻軀閑想如蟬殼。
    怎生亦得顯金容,算來全在心知覺。
    志不回環,道非遙邈。
    洞天白雪成紅雹。
    化為自在個靈童,自然

    124 《送惟鳳師歸四明》 宋·釋智圓

    未識鳳師面,早熟鳳師名。
    毓靈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處忌非類,交結皆名卿。
    高談駭眾聽,雅唱歸群英。

    125 《暮秋書齊述懷寄守能師》 宋·釋智圓

    杜門無俗交,塵事任浩浩。
    空齋學佛外,六經恣論討。
    仁義志不移,貧病誰相惱。
    天命唯我樂,百神非吾禱。

    126 《悼廣鈞師》 宋·釋智圓

    北僧傳示滅,高跡更難尋。
    故國房空在,新墳草已深。
    云泉違舊約,風月罷論心。
    默坐看遺偈,西窗月又沈。

    127 《寄輦下譯經正覺大師》 宋·釋智圓

    水國無歸夢,年來帝澤深。
    梵書翻宋語,道論變吳音。
    靜室清香凝,閑庭古樹陰。
    玉華前事在,高跡許誰尋。

    128 《京師故僚以余退居近畿數賜存問因敘懷自感》 宋·宋庠

    病馀頗厭肉,欣得僧廬蔬。
    僧窗亦明潔,可以觀我書。
    弟兄冷相對,因著柏酒醉。
    酹馀欲拈筆,狀乃爾狼狽。

    129 《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 宋·項安世

    共惟漢從官,三仕屈吾指。
    前輩有鄭公,后來王趙耳。
    更生初去國,玉色欣共理。
    我時見一葉,已識秋風起。

    130 《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 宋·王铚

    上人峨嵋秀,冥冥聳高風。
    依游王公間,尚帶山水容。
    謫仙信奇逸,蜀僧論絲桐。
    寂默誰為聽,誤比萬壑松。

    131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天之閣牌并鍍金器皿青羅》 宋·張嵲

    炎精光復論元功,事業伊周信比蹤。
    許國一心明貫日,存孤高節凜經冬。
    甲區地勢羅千雉,奎畫天門跳六龍。
    自古至誠參化育,濟時行道本中庸。

    132 《潭師潘德鄜生辰》 宋·陳傅良

    落南添得黑髭歸,歸與相忘草木知。
    岳麓沈沈秋柝靜,湘波穆穆夜帆遲。
    人間公論今何在,柱下家聲此不疑。
    但欲公年如衛武,為留淇澳變風詩。

    133 《寄呈史太師二首》 宋·張镃

    自憐冰氏子,父祖已登門。
    屏跡千官外,馳書一品尊。
    華戎心處活,經傳語前論。
    欲理西風棹,因瞻只樹園。

    134 《韓子師尚書致仕》 宋·張镃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自分別兒童癡。
    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馳。
    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
    堂堂文譽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135 《玉泉山中懷李景山田師孟二公》 明·張羽

    雁落蒼煙外,蟬吟夕照中。
    與誰論古道,獨自立秋風。
    遠岫青無數,晴波碧四空。
    故人成久別,不見寄詩筒。

    136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137 《贈劉伯翔相師》 宋·陳淳

    孔孟不說相,於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聞道,其軀難以全。
    賜億亦屢中,執玉俯仰間。

    138 《夜飲唐子云宅別后簡師善》 宋·方回

    幽居尋未得,下馬揖比鄰。
    指我道傍叟,即君堂上親。
    儀刑全古雅,談笑極清真。
    匕箸山肴美,樽罍臘釀醇。

    139 《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 宋·方回

    三百年來工五七,追雅媲騷誰第一。
    獨聞彭城陳正字,向來得法金華伯。
    終古不朽語言在,以詩教人人不識。
    善學少陵而不為,殆如孟子不言易。

    140 《和劉君俞游華嚴寺謁文禪師》 宋·李復

    靈山勝致古今同,下種開花一線通。
    峴首道安酬鑿齒,江西馬祖對龐翁。
    圓珠迥耀千淵黑,滴乳微傾六斛空。
    我有宿緣香火念,閒來相與論幡風。

    * 關于論師的詩詞 描寫論師的詩詞 帶有論師的詩詞 包含論師的古詩詞(6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