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家的詩詞(1435首)
561
《越問·越茶》 宋·孫因
日鑄山之英氣兮,既發越於鏌鎁。
地靈洩而不盡兮,復熏蒸於草芽。
雖名出之最晚兮,為江南之第一。
視紫筍若奴臺兮,又何論乎石花。
562
《和陶淵明飲酒詩》 宋·滕岑
壯士志四方,小夫守一隅。
所稟既殊科,所趣亦異涂。
毋論賢與愚,等為造物驅。
豈如飲家流,一醉不愿余。
兩忘適與莫,畢世醉鄉居。
563
《宿青綏鋪》 宋·童蒙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臘,解轡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紅泉濯征塵。
麻姑顧我笑,問別何所因。
564
《義役》 宋·汪師旦
管窺當世務,如見肺與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為難。
姑以一鄉論,利病胡可殫。
地里有寬狹,戶籍有耗繁。
565
《和答劉習之見贈》 宋·王文孫
先天奧學果何傅,造化機緘存闔闢。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謂可俄而測。
奧從二畫抉秘蘊,乾元庶物因首出。
陽推陰蕩六子成,致用坎離為月日。
566
《帥相生日二首》 宋·王洋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邊初獻鹔鹴裘。
邦家襲慶因前續,岳瀆儲精自幾秋。
秦晉君臣三書接,安危將相百年求。
休論辟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567
《次吳國器韻》 宋·衛博
平生不作稻粱謀,身世江湖一舸浮。
顧我方論天下事,喜君還向古人求。
涂窮解識知津意,歲晚應甘短褐憂。
便欲盡攜書策賣,東家還許問鄰不。
568
《題清芬閣》 宋·吳升之
先生曾此濯塵纓,七里寒灘分外清。
少日決科雖失意,全家肥遁豈無成。
蛟龍窟宅身如寄,泉石膏盲詩有聲。
雖與子陵同一律,不將絲線釣虛名。
569
《大寧寺過舅書舍》 宋·吳時顯
長怕山林勒駕回,幽尋空像櫟山隈。
乘閑特羨春風約,行樂寧論暮景催。
情分一家欣滿座,窮愁千斛厭成堆。
白頭甥舅今稀有,原把清樽日醉陪。
571
《題沖佑觀》 宋·謝墍
一線天回得順流,幾家修竹滿巖幽。
轉頭已失來時路,過眼猶憐水上舟。
仙事渺茫姑勿論,客情蕭散故遲留。
試尋懷玉山人傳,更有承平好識不。
572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世事功名不足論,好乘年少入真門。
渾如一夢莊仙蝶,況是千年柱史文。
須向黃庭分內外,不交周易秘乾坤。
他年陵谷還遷變,家住蓬瀛我尚存。
573
《喜得孫》 宋·徐僑
我五十有四,才今見其孫。
汝父亦三十,得子為之昆。
人生百年間,欻如駒隙奔。
其間欣與戚,短長未暇論。
574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575
《西陂》 宋·余復
涉海波濤險,登山足力疲。
胡為赤鑒游,海角山之涯。
崎嶇亂石間,況復乘船危。
茲游固有意,訪古傷今時。
576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577
《金沙寺》 宋·曾季貍
古寺同真率,君家更秩筵。
酒杯無算飲,橘樹不論錢。
勝日攜佳客,曾來是去年。
莫嫌頻至此,直為主人賢。
* 關于論家的詩詞 描寫論家的詩詞 帶有論家的詩詞 包含論家的古詩詞(14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