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堂的詩詞(764首)

    101 《章運干和綠陰堂用韻為謝》 宋·黃公度

    工拙相懸幾驛亭,敢將沮洳敵東溟。
    百年事契心先許,千里神交眼倍青。
    嗜酒楊雄官拓落,耽詩杜甫瘦伶俜。
    何時握筆論今古,經苦勞君一啟扃。

    102 《答杜孝錫觀鄉老堂》 宋·韓維

    華發蒼然亮直身,誰將彩筆欲傳神。
    論功顧我常流汗,好事煩君為拂塵。
    漢閣寂寥班氏贊,伊川瀟灑白公真。
    懷賢卻坐酬嘉句,空覺中郎善愧人。

    103 《棣華堂》 宋·韓維

    錦衣赍鉞耀當年,心在王家跡在邊。
    論議每先諸將勇,規模仍襲仲兄賢。
    一朝華棟飛翚動,四坐清觴插羽傳。
    欲賦酬章慚懦氏,白頭終日誦塵編。

    104 《題馬氏草堂復齋聽雪》 宋·張栻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論心雪滿窗。
    為問蒲團聽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

    105 《過乖崖堂》 宋·張栻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凜然風埃外,余子避英爽。
    憶公昔正色,抗掄指邪枉。
    念當絕其根,所畏日滋長。

    106 《病起四詩·四論報》 宋·陳造

    我本扶犂手,為儒父史意。
    全家飽官廩,發膚盡君賜。
    一念三稽首,報答迄未議。
    向來挹前修,謂可跬步至。

    107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園澄禪師》 宋·陳師道

    未仕寧論馬少游,虛名非復韓潮州。
    祖師若問西來信,為說蒼頭與白頭。

    108 《顏魯公祠堂詩》 宋·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109 《歸美堂》 宋·李新

    妙齡通籍金閨里,三媺垂輝分鼎趾。
    君恩至重論報難,炯炯臣心罄歸美。
    太山深根蟠厚地,嵩華連鰲隆國址。
    黃河一曲一千里,初自昆侖薦繁祉。

    110 《萬卷堂》 宋·鄧肅

    世人無遠韻,挾策干浮云。
    識字僅有數,得志無短檠。
    太丘妙家法,不肯鹵耕耘。
    藏書浩無際,兀坐觀滄溟。

    111 《行路難·華堂高張千炬燭》 宋·曹勛

    華堂高張千炬燭,光溢樽罍艷流目。
    秦姬趙女變新聲,入金石兮裂絲竹。
    少年意氣凌秋陽,奴仆金張嗤宋玉。
    文章富貴何足論,胡必直欲身后名。

    112 《和錢處和野堂》 宋·曹勛

    日凈嵐光上,山藏野意添。
    海潮來隱幾,越岫巧當簾。
    絕俗宜招隱,論詩未屬厭。
    居雖朝市近,事事見安恬。

    113 《過吳門登簡孚堂有感》 宋·吳芾

    三十年前此宦游,經從偶得駐扁舟。
    回頭歲月如駒隙,到眼風煙獨虎丘。
    無復故人論舊事,卻因陳跡惹新愁。
    此生未必能重到,且為斯堂更少留。

    114 《次韻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齊年所建十年間三》 宋·李石

    我與李侯初不熟,但聞弦歌政聲速。
    永川雞犬數山外,迄今語言猶可錄。
    向來官舍卜清疏,把酒橫琴僅容足。
    眼前可無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錄。

    115 《成父弟作書室于前山舉予舊名堂日青氈以榜之》 宋·趙蕃

    土斷既已久,北人誰復論。
    莫嗟前輩遠,尚有束書存。
    未免文科事,猶須素業尊。
    悵余今白首,寧復振吾門。

    116 《題周袁州尊德堂》 宋·趙蕃

    視其所以知賢否,論世亦云當尚友。
    宜春郡圃作新堂,名不他求斯有取。
    堂堂房公暨李韓,文章事業兩不刊。
    俱曾屈綰此州綬,年祀雖遠猶班班。

    117 《周允升見臨已而步過其書堂二詩贈之》 宋·趙蕃

    問學知君有所從,未聞論事劇談鋒。
    滔滔元自濫觴水,凜凜定期寒歲松。
    不負師承經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龍。
    漣山川上書堂路,寧復斯人舊履蹤。

    118 《沈氏書堂》 宋·葉適

    應與石渠半,又疑金匱存,曬書天象切,浴硯海光翻。
    我老行罷讀,君材重細論。
    猶言無一字,大道始歸根。

    119 《葉路分居思堂》 宋·葉適

    苦說諸梁后,簪纓富遠孫。
    白袍雖屢捷,黃榜未沾恩。
    淡沱磨冰硯,蕭條倚帳門。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論。

    120 《寄題鐘秀才詠歸堂》 宋·葉適

    鐘君文武隨所求,馬上檄草兼詞頭。
    五兵鑄就殺氣動,卻寫三賦祥光流。
    左逾陰山右絕漠,漢地自厭胡沙惡。
    圣門歷歷宮墻深,風乎不知詠歸樂。

    * 關于論堂的詩詞 描寫論堂的詩詞 帶有論堂的詩詞 包含論堂的古詩詞(7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