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場的詩詞(193首)

    121 《和朱嚴留別》 宋·王禹偁

    之子有文行,常流竊比難。
    援毫秋露下,開卷古風寒。
    場屋推盟主,聲詩立將壇。
    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122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123 《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余四十》 宋·劉克莊

    向來歲月雪螢邊,老去生涯井臼前。
    舉孝廉科非復古,給靈壽杖定何年。
    空蟠萬卷終無用,專巧三場恐未然。
    猶記兒時聞緒論,白頭不敢負師傳。

    124 《用王去非侍郎韻二首送林元質提干秩滿造朝并》 宋·劉克莊

    戌滿歸來薇亦剛,策名不覺十年彊。
    素無沂國三場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晁董未能免科舉,孔顏方可語行藏。
    要為天下奇男子,寧論區區國與鄉。

    125 《柬方寺丞病足》 宋·劉克莊

    西北名山未遍經,詎宜倚杖立竛竮。
    脈通氣數醫難曉,病在皮膚藥易靈。
    昔走戰場常縱靶,今居內屋更施屏。
    平生受用嵇康論,欲獻公為座右銘。

    126 《擊壤圖》 宋·劉克莊

    昔聞華胥與凈土,道釋寓言非目睹。
    此圖物色皆華人,太平氣象在里許。
    競披野服裝束儉,旋瀉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駭人,襁兒于背行傴僂。

    127 《州學餞送解發進士》 宋·蔡襄

    朝家歲取天下士,官守小大悉分治。
    育材論薦茍失宜,德業英豪苦難致。
    予嘗備員內供奉,作書參議科場事。
    鄉舉察廉未易復,責其節行在長吏。

    128 《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宋·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
    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129 《送柯祕書三子歸泉應詔》 宋·蔡襄

    祕書昔共官臨漳,時呼三子侍側傍。
    修瞳闊顙善應對,舉措不類群兒行。
    遙知成就在他日,爾時迄今十載強。
    閩州太守無伎術,乞持符竹還故鄉。

    130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宋·蘇轍

    夜夢被發翁,騎驎下大荒。
    獨行無與游,闖然款我堂。
    高論何崢嶸,微言何渺茫。
    我徐聽其說,未離翰墨場。

    131 《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宋·蘇轍

    河轉金堤近,天高魏闕新。
    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
    校獵沙場莫,談兵玉帳春。
    關南知不遠,誰試問蕃鄰。

    132 《秋旅》 宋·蘇轍

    雨晴秋稼如云屯,豆沒雞兔禾沒人。
    老農歡笑語行路,十年儉薄無今晨。
    無風無雨更一月,藜羹黍飯供四鄰。
    天公似許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論。

    133 《秋晚三首》 宋·張舜民

    官事私憂總不論,每于樓上到黃昏。
    江城日暮須吹角,野寺僧歸自掩門。
    秋晚山川多草木,年豐場圃足雞豚。
    人生幾有淵明樂,稚子迎門酒滿樽。

    134 《答官仲儒》 宋·李呂

    風俗去古遠,人偽日敗常。
    故知取士法,時焉立紀綱。
    設科發自漢,糊名始於唐。
    前輩務實學,倡道賴歐陽。

    135 《和景彝誚扶出者》 宋·王珪

    天子重論秀,待之以公卿。
    志士抱奇節,猶或場屋輕。
    學能苦自琢,詩書腹縱橫。
    胡為懷袖間,挾冊角群生。

    136 《奉答對俞寄鴨腳實見貽》 宋·韓維

    南國有佳樹,結陰君子堂。
    秋風凋碧葉,素實登新嘗。
    頃懷朋游重,千里走絳囊。
    朋游方會合,論文開酒場。
    共嘉明物珍,含甘詠雕章。
    章罷默不樂,為君一停觴。

    137 《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 宋·強至

    一日或數篇,數日哦一軸。
    夫子之於詩,夜補晝不足。
    長吟天地間,萬象困題目。
    天徒飽其才,而特餒其腹。

    138 《次天啟贈凈利名吳道人韻》 宋·吳則禮

    君名詎要書黃紙,兒曹安能相汝爾。
    平生胸中著丘壑,何曾輒作數日惡。
    看渠老死爭名場,肩摩轂擊非儂鄉。
    從來俗子貧著帽,露頂心知寡同好。

    139 《不伐寄長短句因答之》 宋·吳則禮

    安得不教青鬢老,飛雁年年太行道。
    低吟一曲嘆疆場,獨遣老子驚絕倒。
    句法吾人莫細論,天教阿杰解玄文。
    衡門飽脫兩屨,此事玄文初不與。

    140 《憶昨呈元老》 宋·吳則禮

    憶昨參戎幕,交情子獨真。
    共為關塞客,各負水云身。
    跡遠金閨籍,衣沾玉壘塵。
    雕鞍暮橫槊,錦幄曉行春。

    * 關于論場的詩詞 描寫論場的詩詞 帶有論場的詩詞 包含論場的古詩詞(1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