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告的詩詞(150首)

    41 《祭退之》 唐·張籍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
    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42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43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唐·邵謁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青云未見路,丹車勞出門。
    采薇秦山鎮,養親湘水源。
    心中豈不切,其如行路難。

    44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45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46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唐·韓愈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47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48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49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50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1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52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宋·蘇軾

    我觀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徑寸,照夜光如月。
    好詩真脫兔,下筆先落鶻。
    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

    送別贊美寫人

    53 《送石處士序》 唐·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古文觀止規勸序文

    5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55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56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宋·蘇軾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
    圣明天縱,學問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于醫手,方多傳于古人。

    古文觀止奏議

    57 《方山子傳》 宋·蘇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
    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

    古文觀止寫人隱居生活抒懷

    58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59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60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 關于論告的詩詞 描寫論告的詩詞 帶有論告的詩詞 包含論告的古詩詞(1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