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力的詩詞(610首)
241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242
《巫山》 宋·蘇軾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
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
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
244
《贈朱遜之》 宋·蘇軾
黃花候秋節,遠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從人偽勝,遂與天力爭。
易姓寓非族,改顏隨所令。
245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246
《贈朱遜之(并引)》 宋·蘇軾
元祐六年九月,與朱遜之會議于潁。
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于遜之亦云。
247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249
《偶成二首》 宋·王安石
漸老偏諳世上情,已知吾事獨難行。
脫身負米將求志,肋力求田豈為名。
高論頗隨衰俗之,壯懷難值故人傾。
相逢始覺寬愁病,搔首還添白發生。
250
《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 宋·王安石
寒林昏鴉相與還,下有跂石蒼孱顏。
曾於古圖見彷佛,已怪刀筆非人間。
君家石屏誰為寫,古圖所傳無似者。
鴉飛歷亂止且鳴,林葉慘慘風煙生。
252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253
《慎縣修路者》 宋·王安石
畚筑今三歲,康莊始一修。
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憂。
肋力非無補,論心豈有求。
十年空志食,因汝起予羞。
254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斗粟猶慚報禮輕,敢嗟吾道獨難行。
脫身負米將求志,戮力乘田豈為名。
高論幾為衰俗廢,壯懷難值故人傾。
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覺秋風白發生。
255
《酬王太祝》 宋·王安石
一馬常隨世事馳,豈論江激與河湄。
已成白發潘常侍,更似青衫杜拾遺。
勛業儻來知有命,文章聊欲見無期。
喜君材俊能從我,力學何妨和子思。
257
《飲裴侯家》 宋·王安石
裴侯飲我日向中,四坐賓客顏皆紅。
掃除高館邀我入,自出糶麥憐民窮。
天邊眼力破萬里,桑麻冥冥山四起。
野心探尋殊未已,更欲湔衣北城水。
258
《次韻酬王太祝》 宋·王安石
塵土波瀾不自期,飄然身與愿相違。
衰根要路知難植,病羽長年欲退飛。
高論已嗟能聽少,力行還恨賦材微。
慚君俊少今知我,一見心如客得歸。
* 關于論力的詩詞 描寫論力的詩詞 帶有論力的詩詞 包含論力的古詩詞(6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