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體的詩詞(240首)

    141 《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 宋·司馬光

    漢家二千石,體望幾來尊。
    況復嚴徐客,從前益稷孫。
    公侯貴不絕,禮樂器常存。
    符竹臨分陜,聲光應列藩。

    142 《古詩贈興宗》 宋·司馬光

    窮達有常分,得喪難豫言。
    古今浩茫茫,倚伏安可原。
    軒掌彼自榮,興俗同崩奔。
    錙銖校重輕,冰火殊涼溫。

    143 《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 宋·歐陽修

    百姓病已久,一言難遽陳。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
    天下久無事,人情貴因循。
    優游以為高,寬縱以為仁。

    144 《群玉殿錫宴》 宋·歐陽修

    至治臻無事,豐年樂有成。
    圖書開秘府,宴飫集群英。
    論道皇墳奧,貽謀寶訓明。
    九重多暇豫,八體極研精。

    145 《乞藥有感呈梅圣俞》 宋·歐陽修

    宣州紫沙合,圓若截郫筒。
    偶得今十載,走宦南北東。
    持之圣俞家,乞藥戒羸僮。
    圣俞見之喜,遽以手磨礱。

    146 《送朱職方提舉運鹽》 宋·歐陽修

    齊人謹鹽筴,伯者之事爾。
    計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齒。
    民充國亦富,粲若有條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猶為恥。

    147 《西江月·聽說金公兩字》 宋·無名氏

    聽說金公兩字,何物喚作金孫。
    尋枝尋葉必知根。
    無智便乃心昏。
    若用凡鉛為體,都來少魄無魂。
    水銀漸結必難存。
    秘訣要處誰論。

    148 《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句見謝》 宋·梅堯臣

    冬日晴且暖,林塘思凈居。
    往興都未盡,遂經韓氏廬。
    韓氏兄弟賢,各各趨義涂。
    吾儕與之游,何異田蘇俱。

    149 《送韓奉禮》 宋·梅堯臣

    將欲侍親去,獨要予贈言。
    世風還自有,文體不須論。
    稍愛春波急,微生野岸根。
    舟行寧覺遠,幾日到都門。

    150 《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 宋·梅堯臣

    溪上枕剖龍卵石,蘄匠簟制蛇皮紋。
    客從東方一持贈,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潤,飽霜吊節無留塵。
    京師貴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劇。

    151 《依韻和胡舍人見唁》 宋·梅堯臣

    西垣閣老號文雄,辭體能兼兩漢風。
    絳帳舊生雖授學,灞陵歸將已無功。
    校文豈論居三上,賦分由來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猶陪鴛鷺大明宮。

    152 《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 宋·梅堯臣

    自君命我飲,朝暮雨傾瓦。
    城東與城北,大道泥沒馬。
    敢忘主人勤,顛撲困馭者。
    眾客亦如期,陳肴藉蘭若。

    153 《積善堂》 宋·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154 《還琦公詩卷》 宋·晁說之

    孤山教體外,賦詩湯休上。
    后來數參寥,接手得宗匠。
    東游四明山,懷人增惻愴。
    何言還老琦,二公論輩行。

    155 《師厚還朝》 宋·文同

    聞公之句三十年,常恨與公不相值。
    豈期今乃出門下,每一見公心自醉。
    詞章豪蕩已難敵,辨論注射尤可畏。
    諮詢故事要蔣父,講正大體須賈誼。
    荊山拾玉抵乾鵲,虞坂裝鹽壓良驥。
    用人最忌非所宜,愿莫使公嗟俗吏。

    156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宋·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157 《讀漢書》 宋·洪咨夔

    漢衰元帝為優游,成帝荒淫更可憂。
    論說金華風過耳,山河大柄醉中體。

    158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 宋·蔡襄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顛委。
    眾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冤不辯理。

    159 《又五首》 宋·邵雍

    萬物有精英,人為萬物靈,必先詳事體,然后論人情。
    氣靜形安樂,心閑身太平。
    伊耆治天下,不出此名生。

    160 《代書吟》 宋·邵雍

    金須百鍊始知精,水鑒何如人鑒明。
    不棄既能存故舊,久要焉敢忘平生。
    經綸事體當言用,道義襟懷只論誠。
    草木面前何止萬,歲寒松桂獨青青。

    * 關于論體的詩詞 描寫論體的詩詞 帶有論體的詩詞 包含論體的古詩詞(2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