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二千載,道統幾欲墜。濂洛既關中,浚源接洙泗。乾淳諸大儒,流派何以異。無極而及極,性命發其秘。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