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記問的詩詞(852首)
801
《加劉叔猷為用甫納婦》 宋·陳藻
生平小我一全干,十五字問揚雄難。
納幣孟冬猶丱角,記得迎長方祀冠。
倒指新春五十七,先春女嫁男婚畢。
采真園里東風回,主公無事花添色。
少貧嗟我老更貧,塵累何時是了人。
況且郎君賦語神,使我見兒祗欲嗔。
802
《叔達及第書走筆答之》 宋·陳藻
君在臨安落第時,我從融水寄君詩。
君歸莆陽為薦首,我到漁溪餞君酒。
龍飛唱第才俊多,健筆如君非甲科。
終然學問有知已,姓名不記今卑矣。
804
《送醇甫》 宋·項安世
怕聽槌鼓發舩聲,桑梓葭莩兩擊情。
病有千回煩訪問,貧無一事擾聰明。
循良只為鄉人惜,離別偏令老大驚。
不記歸來多少歲,兒童三見令君行。
805
《次韻江陵王撫干送行》 宋·項安世
江西回首白云深,磊石山邊問水程。
少日經行嗟老大,壯心零落笑平生。
官曹無計逃寒冷,書冊惟堪記姓名。
悔不早師王處士,藥爐琴軫自關情。
806
《翟方進》 宋·張嵲
相君事郡當少時,見謂遲鈍遭謾欺。
一從蔡叟問所適,羇游萬里來京師。
從馮老姥織屨賣,學問聲名從此大。
胡常初毀更見譽,一日超升登掾宰。
809
《送范東叔歸帥潼川》 宋·陳傅良
楚山黃落洞庭波,背卻雞人問釣蓑。
歸思甚於三峽壯,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記得青燈在,后會愁如白發何。
我更有懷言不盡,故將短韻代長歌。
810
《送倪正甫侍郎賀正》 宋·陳傅良
雪卉冰芽又復春,中原□覩屬車塵。
懽呼漢節從天下,愕立胡兒夾道陳。
老去獨慚□偃蹇,君行決意問經綸。
顧瞻河洛關心處,應記幽燕用事人。
811
《送楊似之提舉湖南》 宋·陳傅良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來攬轡。
蕨芽掇盡筍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將至。
儒雅風流能有幾,南宮先生無乃是。
十年不復夢蓬山,萬里何為隔湘水。
813
《自和》 宋·葉茵
壯士須張燕角弧,男兒須誦圣人書。
譬如田叟祈多稼,未有春時不荷鋤。
分內功名從早晚,腹中學問怕空疏。
老夫猶記昌黎語,潢潦朝盈夕已除。
81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816
《送張端衡尉句容二首》 宋·劉宰
去鄉喜見似鄉人,君去家山祗比鄰。
令長垂髫同里社,交承握手記城闉。
弦歌堂上寧忘舊,樽俎筵中必告新。
若也從容問無恙,為言魚鳥已情親。
817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819
《入硤行》 宋·晁公溯
吾家文物如崔公,向來世學工雕龍。
側理固嘗收會稽,陶泓不獨稱洪農。
徂徠取煤如點漆,宣城束潁能藏鋒。
焉知于今一禿翁,四寶委棄文房空。
* 關于記問的詩詞 描寫記問的詩詞 帶有記問的詩詞 包含記問的古詩詞(8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