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記逢的詩詞(568首)

    61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謝之二首》 宋·曾幾

    黃童白叟趁虛回,左轄車前撥不開。
    記得綠槐陰御路,萬人辟易繡鞍來。

    62 《逢人》 宋·韓元吉

    逢人似相識,初不辨名字。
    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異。
    歸來省眉目,彷佛猶夢寐。
    自非知心交,君輩定難記。

    63 《桃花庵遇仙記》 明·唐寅

    那時那日此門中,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未聞仙人看花紅。
    朝朝期待仙人顧,日日桃花笑春風。
    忽聞仙蹤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紅。

    64 《王逢原二首》 宋·陳造

    文章俯睨漢唐馀,屬思深湛到古初。
    正使玉樓須有記,忍令銀筆嗣無書。

    65 《張明遠自持其所居萃勝亭記來求詩為賦三篇》 宋·馮時行

    百城何焦嶢,儲清自太初。
    靜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寶籙,宮闕函丹書。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66 《書王應夫題記后》 宋·曹勛

    每逢佳處見新詩,語妙春紅繞萬枝。
    我亦欲尋潮揭去,擬求握手話風期。

    67 《十八日記夢》 宋·趙蕃

    冥冥落月子規哭,幽人夢成續復續。
    茅檐壞砌到何許,酴醾回倒留紫竹。
    紫竹新抽雨又滋,淚粉娟娟凝翠玉。
    夢中自省非宿游,又意檐村舊林谷。

    68 《送趙書記二首》 宋·王柏

    相逢雖晚意無加,滿腹經綸肯浪夸。
    雅興屢陪郊外樂,清譚不尚酒邊嘩。
    忍於柳驛攀金縷,記取梅坡嚼玉花。
    木落山空平野闊,浩然別思滿天涯。

    69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來訪三首》 宋·陳著

    當年颶卷地輪移,拄杖東還云與飛。
    太白巖前綠陰下,相逢無語聽催歸。

    70 《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 宋·張镃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
    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71 《記顏》 宋·葉茵

    五十一年前素昧,相逢元是鏡中人。
    他時鶴發雞皮樣,卻道今番畫未真。

    72 《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宋·方回

    相逢劍客曳長巾,曾道西湖看盡人。
    石屋雨來春樹暗,人琴兩已作埃塵。

    73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 宋·蘇頌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攜。
    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詠題。
    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圣壽祝天齊。

    74 《孫叔誠宰南峰過信道諸暨舊事往往能記拙詩因》 宋·王洋

    身是前身念已非,相逢喜誦昔年詩。
    心情似舊知無日,兒女成行能幾時。
    政事便須書竹帛,功名何必問著龜。
    盱江風月時分寄,免隔關河費夢思。

    75 《次韻王待制題予廬山記后二絕》 宋·喻良能

    山阿詩刻照云松,到處逢人問我公。
    白傅蘇仙名不滅,公名今在兩賢中。

    76 《再游南華臨出門書記妙瑩獻絕句索留題賦兩篇》 宋·曾豐

    詩數江西派,禪歸嶺表宗。
    他寧無出手,終莫敢當鋒。
    欠子廣長舌,資吾磊塊胸。
    打包隨牒跡,豈料適相逢。

    77 《相和歌辭·宮怨》 唐·長孫佐輔

    窗前好樹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開。
    無情春色尚識返,君心忽斷何時來。
    憶昔妝成候仙仗,宮瑣玲瓏日新上。

    78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唐·劉商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干戈兮征戰頻。
    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
    紗窗對鏡未經事,將謂珠簾能蔽身。

    79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 唐·張說

    舊館分江日,凄然望落暉。
    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今傷人代非。
    往來皆此路,生死不同歸。

    80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唐·孫逖

    大名將起魏,良史更逢遷。
    驛騎朝丹闕,關亭望紫煙。
    西京春色近,東觀物華偏。
    早赴王正月,揮毫記首年。

    * 關于記逢的詩詞 描寫記逢的詩詞 帶有記逢的詩詞 包含記逢的古詩詞(5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