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記性的詩詞(155首)

    101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李臺卿,字明仲,廬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學強記,罕見其比。
    好《左氏》,有《史學考正同異》,多所發明。
    知天文律歷,千載之日可坐數也。

    102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103 《送僧歸護國寺》 宋·晏殊

    海嶠黃金剎,安禪不記秋。
    來膺臣宰召,歸泛越人舟。
    達性融三界,隨緣極四流。
    還持雙股錫,拂蘚坐巖幽。

    104 《秋枝如殘人》 宋·王安石

    秋枝如殘人,顏色先憔悴。
    微寒吹已空,性命一何脆。
    寧當記疇昔,葩葉相嫵媚。
    歲行誰使然,好殺豈天意。

    105 《上書乞祠輒述鄙懷》 宋·陸游

    干祿本代耕,窮達敢自必?早遇高皇帝,九品對宣室。
    妄懷犬馬心,嫠緯不暇恤。
    上恩等天地,腰領免斧鑕。
    旋屬紹興末,陽谷瞻出日,賤臣復何幸,便殿首造膝。

    106 《呻吟》 宋·陸游

    呻吟半歲掩柴扉,性命惟存氣力微。
    夙業豈能逃馬麥,窮居賴是慣牛衣。
    濁清且復分賢圣,今昨誰能論是非!一段光明君記取,要知無念是真歸。

    107 《已亥雜詩 197》 清·龔自珍

    一百八下西溪鐘,一十三度溪花紅。
    是恩是怨無性相,冥祥記里魂朦朧。

    108 《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 宋·歐陽修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致遠有余力,好奇自賢侯。
    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

    109 《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 宋·范仲淹

    南陽本佳處,偶得作守臣。
    地與汝填近,古來風化純。
    當官一無術,易易復循循。
    長使下情達,窮民奚不伸。

    110 《桃源憶故人·園林萬木凋零盡》 宋·無名氏

    園林萬木凋零盡。
    惟是寒梅香噴。
    不許雪霜欺損。
    迥有天然性。
    南枝漸吐紅苞嫩。
    冠絕夭桃繁杏。
    不記故人音信。
    對景成離恨。

    111 《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 宋·梅堯臣

    野性好書畫,無力能自致。
    每遇高趣人,常許出以視。
    邵侯多奇玩,留我特開笥。
    首觀阮與杜,驢上瞑目醉。

    112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113 《書感》 宋·劉克莊

    髧髦馳逐少年場,晚向深山學老莊。
    名以馬牛猶不校,嘲為豚犬極何妨。
    性疏熟客來難記,意懶生書讀易忘。
    卻笑癡人誤標榜,賢愚千古共茫茫。

    114 《又二首》 宋·劉克莊

    不謂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參黃面老,肯戀黑頭公。
    性理天淵徹,榮華露電空。
    獨馀章奏在,圣主記遺忠。

    115 《演雅二十韻》 宋·劉克莊

    學道無所得,惟于鄙事能。
    九帙后篇什,來世有公評。
    豈未登社壇,直欲破劉城。
    六言與七字,如九轉煉成。

    116 《禽言九首·姑惡》 宋·劉克莊

    有鳥有鳥林間呼,聲聲句句唯怨姑。
    夜挑錦字嫌眠懶,晨執帨巾嗔起晚。
    老人食性尤難準,冰天求魚冬責筍。
    爺娘錯計遣嫁夫,悔不長作閨中姝。
    新婦新婦牢記著,人生百年更苦樂。
    他時堂上作阿家,莫教新婦云姑惡。

    117 《端明尚書汪圣錫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性與天真合,心惟圣處求。
    有書皆默記,無事不冥搜。
    相業期黃發,祠官恃黑頭。
    為霖幾人望,誰料倏成休。

    118 《長寧高守見寄用韻奉酬》 宋·洪咨夔

    呼吸東風養姹嬰,翰林非主墨非卿。
    吾身元與三才并,此性須存一點明。
    盤谷釣鮮深復窈,羌村傾榼濁還清。
    久要誰似長寧守,尚記慈恩惡姓名。

    119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120 《和子瞻鐵拄杖》 宋·蘇轍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壑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嶮安能傷。

    * 關于記性的詩詞 描寫記性的詩詞 帶有記性的詩詞 包含記性的古詩詞(1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