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舊址益鴻禧,敕額祠宮盛一時。遺跡猶存賀公宅,豐碑新敞越王祠。
進筑之法,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予意其欲毀齒而兒不知,所以為是漸取而漸搖。
史本乎公,不厭於復。重觀紹圣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非親札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如王誼李祉之實跡,遍考史錄,
南墻曾記極幽尋,午簞涼鋪瑣碎金。小筑江干無限暑,西窗乞與半檐陰。
樂郊從昔推南州,今控西鄙猶心喉。碧墟境界富登覽,前賢故址存風流。斯樓枕江屹雉堞,俯瞰寒碧潛蟠虯。夕佳朝爽在幾席,岸巾拄笏供遨頭。
開卷愁無記事珠,君心椰子綽猶馀。示人高枕臥游錄,作我下帷行秘書。不醉謬多寧可恕,善忘老至復何如。贈詩僭長慚顏厚,為謝更生解起予。
一篇破體寫哀呻,淚墨模糊兩不分。空識歸來陶令句,莫知存歿李華文。茫茫入夢應迷向,惻惻吞聲竟斷聞。四萬義軍同日盡,世間兒子漫紛紛。
歲月苦為身口累,風霜無奈鬢毛侵。中間一呈卻奇特,存得當時一片心。
存齋尚書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脫靴亭記斥巨閹,風節文章照千古。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繡衣持漢斧。飲苕溪水二十年,杜門不出守環堵。
春風小語記懷岷,二十年中臂屈伸。自發遺民幾人在,重來老鶴更精神。
北風卷塵沙,左右不相識。颯颯吹萬里,昏昏同一色。馬煩莫敢進,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晝相匿。
天用莫如龍,有時系扶桑。頓轡海徒涌,神人身更長。性命茍不存,英雄徒自強。吞聲勿復道,真宰意茫茫。
重陽節悲秋
絕塞烏蠻北,孤城白帝邊。飄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雄劍鳴開匣,群書滿系船。亂離心不展,衰謝日蕭然。
犬吠空山響,林深一徑存。隔云尋板屋,渡水到柴門。日晝風煙靜,花明草樹繁。乍疑秦世客,漸識楚人言。
東晉許征君,西方彥上人。生時猶定見,悟后了前因。靈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頻。碑存才記日,藤老豈知春。車騎歸蕭詧,云林識許詢。千秋不相見,悟定是吾身。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又有墻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
宮廷敘事長詩
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
唐詩三百首懷古寫人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