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議論的詩詞(447首)
166
《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 宋·喻良能
衛武文章比淇竹,閉閣著書欣仰屋。
胸蟠載籍馀萬卷,為家五百九十六。
詞華爾雅騷可奴,議論淵源經可續。
筆端凜凜挾風霜,齒頰泠泠潄冰玉。
久知廣大端可法,自顧么微何足錄。
愿同湛輩附羊公,庶比江西派山谷。
172
《王孫圉論楚寶》 先秦·佚名
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
趙簡子鳴玉以相,問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
”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曰:“未嘗為寶。
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174
《晁錯論》 宋·蘇軾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於天下。
175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 關于議論的詩詞 描寫議論的詩詞 帶有議論的詩詞 包含議論的古詩詞(4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