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有常分,非關智力求。違行能自信,顯晦復何憂。瓢飲賢顏子,瓜疇隱邵侯。胸中吉祥宅,何處不天游。
為人非外鑠,己與物同之。私欲陰霾蔽,良心日月虧。若能無窒礙,底用苦思惟。天理渾然處,吾生自有涯。
靜得山林趣,間知日月長。肖風披竹素,小雨潤蕓香。外飾謝文繡,饑餐須稻粱。人生有同嗜,只此絕難忘。
士能知尚友,豈必盡同時。雜鮑蘭胥化,亡羊路或岐。醴甘知易絕,絲素亦奚悲。可以交難擇,而忘伐木詩。
萬事煙云過,須留尾段看。芝蘭庭砌茂,風雨夜燈寒。楚澤荷紉綠,燕山桂梁丹。詩書門戶壯,何待侈重欒。
玉堂義方訓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一門翁季自師友,盡出學問之根源。彼援遺書誡敦嚴,暨昶以義名沉渾。爭如此作旨哉味,足使聞者推而尊。
顏回猶自給糜飦,蘇子初無二頃田。知慕圣師瞠若后,豈令恭嫂倨如前。筆耕得利寧分地,學祿中居總藉天。卜相既云隳祖業,請令同力奮雙拳。
耷窮那復值兇年,典盡貧家五畝田。暫給簞瓢居巷內,且將經史向窗前。潛心矻矻先修己,安命棲棲不怨天。爵祿功名宜自取,尤當勉力務勤拳。
家貧常產遽蕭然,只把詩書代力田。謀道固宜耽樂內,卻行安可望追前。置錐今日憂無地,摛藻他時喜掞天。富貴學成終自有,服膺當務益拳拳。
兇年滿目灶無煙,糴貴家貧且鬻田。雖暫憂饑茅屋下,終期射策玉犀前。文辭華實宜撐腹,際運窮通一任天。有志會須能卒事,豈令久困握空拳。
投老尋三窟,傳家只一經。呼兒親料理,開卷熟叮嚀。我已頭居白,誰堪芥拾青。頗懷蘭與玉,長憶謝家庭。
圣處眇安在,談者一何昜。注瓦務細巧,岑鼎喪良貴。群兒有新舌,六學無故意。向來孟韓息,不有歐蘇繼。
招提一徑入垂楊,翠竹千竿粉籜香。正要銀絲好看客,不須雪乳苦搜腸。興亡徐李一彈指,文字晃黃兩擅場。八十老僧無個事,猶將經卷佞空王。
洙泗三千眾,何人得正傳。省身有曾子,克己獨顏淵。
孔子生東魯,斯文實在茲。六經垂訓法,萬世共宗師。
人子勤於孝,無時志不存。夜來安寢息,早起問寒暄。
賢哉顏氏子,陋巷獨幽居。簞食與瓢飲,蕭然樂有余。
敬謹曾參氏,臨深履薄如。平生傳圣訓,要具孝經書。
祝臝不知難,舐犢不知累。我生飽經涉,一一如歷塊。泛觀孩提兒,鏗鏘捷應對。由其不不學,所人遂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