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認得的詩詞(612首)

    401 《戀繡衾》 宋·林洪

    冰肌生怕雪未禁。
    翠屏前、短瓶滿簪。
    真個是、疏枝瘦,認花兒、不要浪吟。
    等閑蜂蝶都體惹,暗香來、時借水沈。
    既得個、廝偎伴,任風霜、盡自放心。

    中秋節月亮想象向往

    402 《應天長(三潭印月)》 宋·張矩

    桂輪逼采,菱沼漾金,潛虬暗動鮫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
    年時事,還記憶。
    對萬頃、葑痕龜坼。

    403 《應天長(三潭印月)》 宋·張矩

    桂輪逼采,菱沼漾金,潛虬暗動鮫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
    年時事,還記憶。
    對萬頃、葑痕龜坼。

    404 《步蟾宮》 宋·鐘過

    東風又送酴醿信。
    早吹得、愁成潘鬢。
    花開猶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邊珠翠香成陣。
    也消得、燕窺鶯認。
    歸來沈醉月朦朧,覺花氣、滿襟猶潤。

    405 《解語花》 宋·張艾

    輕雷殷殷,小枕驚回,簾影搖庭戶。
    嫩涼遙度。
    江云墮、結作西窗暗雨。
    閑階靜佇。

    悼亡懷人

    406 《齊天樂(贈童甕天兵後歸杭)》 宋·詹玉

    相逢喚醒金華夢,吳塵暗斑吟發。
    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跡。
    吹香弄碧。
    又坡柳風情,逋梅月色。

    初中文言文友情寓言故事

    407 《喜遷鶯(和老人詠梅)》 宋·詹玉

    世情冰盡。
    算耐久只是,隴頭芳信。
    惆悵人間,幾千年□,留得陸郎余韻。
    朔云解識花意,遮斷疏狂蝶粉,歲寒了,狂風傳香遠,月移影近。

    408 《湘月》 宋·董嗣杲

    蓮幽竹邃,舊池亭幾處,多愛君子。
    醉玉吹香還認取,忙里得閑標致。
    心逐云帆,情隨煙笛,高會知誰繼。
    宵筵會啟,驀然身外浮世。

    秋天西湖感慨

    409 《西湖月(自度商調)》 宋·黃子行

    湖光冷浸玻璃,蕩一餉薰風,小舟如葉。
    藕花十丈,云梳霧洗,翠嬌紅怯。
    壺觴圍坐處,正酒醁吹波紅映頰。
    尚記得、玉臂生涼,不放汗香輕浹。

    詠史懷古豪放愛國

    410 《月下笛(次韻)》 宋·曾允元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一溪春色。
    閑尋舊跡。
    認溪頭、浣紗磧。
    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

    411 《金縷曲(羅帛翦梅綴枯枝,與真無異作)》 宋·蔡士裕

    怪得梅開早。
    被何人、香羅剪就,天工奇巧。
    茅舍竹籬容不得,移向花堂深悄。
    別一樣、風流格調。

    412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413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 清·梁啟超

    丁未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子。
    瀚海飄流燕,乍歸來、依依難認,舊家庭院。
    惟有年時芳儔在,一例差池雙剪。
    相對向、斜陽凄怨。

    婉約感慨命運

    414 《步蟾宮·東風又送酴釄信》 清·鍾過

    東風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鬢。
    花開猶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邊珠翠香成陣。
    也消得、燕窺鶯認。
    歸來沈醉月朦朧,覺花氣、滿襟猶潤。

    春游寫景感嘆時光

    415 《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元·詹玉

    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
    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跡。
    吹香弄碧。
    有坡柳風情,逋梅月色。

    送別寫景西湖抒情

    416 《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 元·唐珙

    前朝書法孰為盛,蘇黃米蔡得其正。
    法度難以晉魏論,氣象可與歐虞并。
    宣和金書類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來萬幾暇,翰墨留神縱天性。

    417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418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419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戰爭歌頌愛國

    420 《洞仙歌·隔年芳信》 清·朱彝尊

    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
    比及歸時小寒食。
    悵鴨頭船返,桃葉江空,端可惜誤了蘭期初七。
    易求無價寶,惟有佳人,絕世傾城再難得。

    * 關于認得的詩詞 描寫認得的詩詞 帶有認得的詩詞 包含認得的古詩詞(6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