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計路的詩詞(666首)
341
《陸君實挽詩》 宋·湯炳龍
七日陰霾事可知,樓船魚貫果誰為。
人心自感興元詔,天意難同建武時。
黃屋朔風那有濟,角巾東路覺無期。
公為萬古網常計,兒女拔船不暇悲。
342
《詠華林書院》 宋·王欽若
文明尊北極,孝友播南昌。
禮法兒孫睦,雍和道路揚。
地靈浮喜氣,山近接嵐光。
投轄添賓榻,鳴鼙啟食堂。
343
《上馬》 宋·翁逢龍
因行作游計,上馬未須忙。
舊路往來熟,新秋早晚涼。
看圖尋古跡,聽語認同鄉。
一帶陂塘近,西風菱藕香。
344
《中秋聯句》 宋·吳浚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何。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
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345
《挽東萊先生》 宋·楊誠之
共惜堂堂去,真成種種休。
中原渺歸計,清洛更東流。
鍛煉言猶在,從谷志未酬。
何心誦遺草,有路慟西州。
346
《寄僧琴山》 宋·楊紬林
閩海西來山復山,白云深處見禪關。
幽巖風細鶯聲緩,古寺春深鶴夢間。
游子從來悲草綠,老僧渾不計花殘。
笑余猶是紅塵客,盡日攀躋行路難。
350
《游洋州崇法院》 宋·鄭鄖
曉色熹微麥隴間,杖藜徐步扣禪關。
兩澆水足東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馳驅驚歲晚,僧寮燕坐覺身閒。
故園早辦歸來計,莫待星霜滿鬢斑。
351
《次陽邏堡》 明·程誥
征騎晚骎骎,陂湖驛路侵。
見山思隱計,投館得歸心。
市近春風軟,江遙暮雨深。
提壺問村酒,誰惜解囊金。
352
《泊平望》 明·道原法師
計程息勞牽,日晚江路永。
連檣如有待,聚泊就村井。
沙明鷗群回,月出人語靜。
心清獨不寐,況乃風露冷。
354
《答徐以文》 明·高遜志
我本不羈士,少年知遠游。
結交盡豪俊,英風邈難儔。
浩然志四海,壟斷非所求。
群雄亂天紀,誓將除國仇。
356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358
《送春》 明·李勖
強對東風酒一尊,留君無計黯消魂。
綠波芳草汀邊路,飛絮殘陽柳外村。
鶯倦語時渾寂寞,客傷離處又黃昏。
寒燈孤館何曾寐,山雨瀟瀟獨閉門。
359
《游龍山呈吳子魚先生》 明·梁亨遇
桃花開后杏花稀,客子來時燕子飛。
山郭數村芳草合,野籬三面亂峰圍。
風塵歧路何年盡,破帽長裾此計非。
遙憶故鄉歸不得,白鷗春水掩柴扉。
360
《出郭小園二首》 明·梁有譽
新水斜通浴鷺洲,蒼蒼孤嶼鏡中浮。
黃花未綻江南景,紫蟹先成水國秋。
舊路忽驚芳草合,高臺獨上暮云稠。
郊居豈為棲遲計,堪笑人間沈隱侯。
* 關于計路的詩詞 描寫計路的詩詞 帶有計路的詩詞 包含計路的古詩詞(6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