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計自的詩詞(1764首)
681
《次韻奉答諸公》 宋·汪大猷
自入中書不計年,只將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無累,桃李人家賸有緣。
放意不妨娛綠野,勒功何必同燕然。
姓名元在丹臺上,千歲徜徉小洞天。
682
《次韻奉答諸公》 宋·汪大猷
衰年已過縱心期,安得聰明及往時。
既老固應全晚節,雖貧豈暇計留資。
元非矯飾求為異,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記詩僧林下約,為將蹤跡報渠知。
684
《答曾節推》 宋·王名遂
夫君真自淦川來,書種相承教有臺。
蓬閬得時宜直上,金焦無地卻空回。
薦書共喜從天下,詩句誰能帶雨催。
細數平生歸計是,待耕明月種寒梅。
685
《寄呈飯牛翁》 宋·王遂
早計關防意敢{左牛右角},莫教露盡草頭枯。
芒寒甯戚謳歌怨,色自涪翁牧養圖。
露地相忘無踐稼,縣官雖巧不催租。
時人欲識其中趣,山林巃嵷夜氣蘇。
686
《寄葛元成》 宋·王汶
子規啼不歇,君向越山聽。
既已疎吟伴,誰當共酒瓶。
松花全是粉,柳絮半為萍。
自笑無生計,閒箋相鶴經。
687
《春懷》 宋·吳端
柳陰滿地水平池,門掩青春刻漏遲。
蝶夢任渠分爾汝,蛙聲誰復計公私。
劉伶混世酒一石,梁叔逃名歌五噫。
午睡覺來風動竹,自收隔夜著殘棋。
688
《彈子巖題名》 宋·吳居仁
吾儕生江南,遠近俱鄰鄉。
一官皆為貧,糊口走四方。
遇合良獨難,動如參與商。
誰知自有時,朋盍聚炎荒。
689
《學詩》 宋·吳可
學詩渾似學參禪,竹榻蒲團不計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閒拈出便超然。
691
《白發嘆》 宋·五邁
青銅作明鑒,皎皎鋪晴昊。
照我沐初晞,幾縷經霜草。
本無適俗韻。
頗識林園好。
692
《題汪水云詩卷》 宋·夏天民
仰峰昨夜三尺雪,梅花吟老坐如橛。
道人吸扉來摻別,茗盌冰膠不堪啜。
袖中枝桐半皴裂,為予載拊舒郁結。
誰裁古調多曲折,拍拍胡笳中音節。
693
《刺賈秋壑詩》 宋·咸淳士人
深院無人草已荒,漆屏金字尚煇煌。
只知事去身宜去,豈料人亡國亦亡。
理考發身端自有,鄭人應夢果何祥。
臥龍不肯留渠住,空使晴光滿畫墻。
695
《寄中中老稚》 宋·許必勝
客久歸無計,家書懶再看。
寄聲花鄭重,為報竹平安。
詩酒吾能老,饑寒汝自寬。
今年新釀熟,收拾釣魚竿。
696
《春日田園雜興》 宋·許元發
片云豈是出山時,曾被東風誤一吹。
歸意不煩啼鴂動,閑情只許落花知。
桑麻窮巷扉長掩,煙火空林黍自炊。
粟里輞川非謬計,晴窗子細味渠詩。
698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699
《深靜堂》 宋·葉抑
亂山蒼蒼溪曲盤,煙林漠漠風生寒。
地幽景絕豈易到,中隱蕭寺環峰巒。
山僧淳樸寺亦古,筑室為堂蔽風雨。
深靜豈與眾緣同,萬法不傳歸妙處。
700
《題魏醇父菊莊》 宋·游九功
東籬采采人歸來,長歌三嗔書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種菊幽探計何早。
一枝可愛況千業,想應苦吟被花惱。
西風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 關于計自的詩詞 描寫計自的詩詞 帶有計自的詩詞 包含計自的古詩詞(17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