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計年的詩詞(1860首)

    161 《計桐江續稿九卷卷百首書其末》 宋·方回

    詩律中年悟,嫌工更恐肥。
    獨行無與語,每出又空歸。
    姜棗頻煎藥,袍衫屢換衣。
    病身自無賴,猶忍泄天機。

    162 《予昔為河東漕屬吏部郎中呂得和出總漕計與予》 宋·李復

    三年發篋墨猶新,蹤跡雖疏意更親。
    云霧渚宮迷遠夢,兵戈青海困飛塵。
    飄零劍外參謀客,愴惻山陽感舊人。
    今古交情如覆水,為君涕淚灑新春。

    163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橘園亭畔市多塵,曲院橋邊境轉清。
    山色湖光精舍敞,筆床茶灶釣鉛輕。
    奈何一字不堪煮,且與三賢相并行。
    笑問壽藏何早計,不妨更學趙臺卿。

    164 《會計家釀得十石日飲三升可周一歲是日一飲成》 宋·舒岳祥

    朱朱石榴樹,白白水梔花。
    振鷺青溪客,遷鶯碧柳家。
    衰年新旅食,小雨夢京華。
    貧有杯中物,賓來未用賒。

    165 《簡唐英同年四首》 宋·袁說友

    早起孤舟掀浪中,自憐老大要飄蓬。
    風前索酒輕寒殺,夢里尋詩始意窮。
    帆飽急隨山腳去,櫓回強趁水頭東。
    明朝已作掃門計,未必堂堂舍蓋公。

    166 《久與廣西帥年丈左史張舍人別自瓊罷歸過靜江》 宋·曾豐

    離年稠似發,契義重于山。
    不計命窮達,猶移書往還。
    匽藩新位貌,聞燕舊辭顏。
    勘破詩文處,吾其得訂頑。

    167 《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 宋·曾豐

    枕中肘后為渠空,效驗如何小不同。
    失馬安知非后福,獲麟未必不終窮。
    紀昌已費二年學,造父猶爭三日功。
    了卻酸辛殘事業,從教運塞與時通。

    168 《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 宋·曾豐

    章貢三年兩到休,況今又落最南州。
    思歸梅嶺不相夢,惜別葛溪猶漲愁。
    子為坐窮知理道,吾從遭病憶交游。
    明年肯為槐花花,來看海瀕天盡頭。

    169 《贈筆工周永年二首》 宋·曾豐

    豈無毫忽補于時,用盡初心卒見遺。
    不拔一毛徒自利,楊朱作計未為癡。

    170 《送陳道源參軍偕計甥野臣北上》 明·王稚登

    王事驅馳又入燕,一杯昌獨當離筵。
    金輸少府逾千鎰,官守參軍及九年。
    渡海旌旗留樂浪,薰天宮殿失甘泉。
    入朝不藉王生對,似舅名甥爾最賢。

    171 《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寶九首》 隋代·佚名

    邇臣跪奏,嚴放必恭。
    乃御計褕,升于殿中。
    慈顏雍穆,和氣沖融。
    芳流清史,傅之無窮。

    172 《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寶九首》 隋代·佚名

    邇臣跪奏,嚴放必恭。
    乃御計褕,升于殿中。
    慈顏雍穆,和氣沖融。
    芳流清史,傅之無窮。

    173 《橫吹曲辭·隴頭水》 唐·羅隱

    借問隴頭水,年年恨何事。
    全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
    自古無長策,況我非深智。
    何計謝潺湲,一宵空不寐。

    174 《相和歌辭·從軍行三首》 唐·王涯

    旌甲從軍久,風云識陣難。
    今朝韓信計,日下斬成安。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
    寄言班定遠,正是立功年。
    旄頭夜落捷書飛,來奏金門著賜衣。
    白馬將軍頻破敵,黃龍戍卒幾時歸。

    175 《雜曲歌辭·游子吟》 唐·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176 《雜曲歌辭·別離曲》 唐·張籍

    行人結束出門去,馬蹄幾時踏門路。
    憶昔君初納彩時,不言身屬遼陽戍。
    早知今日當別離,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死,誰能獨老空閨里。

    177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唐·王績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178 《行路難》 唐·盧照鄰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咽。
    若個游人不競襻,若個倡家不來折。

    哲理

    179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 唐·張九齡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
    課最力已陳,賞延恩復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鑣揚木鐸。

    180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 唐·宋之問

    謫居竄炎壑,孤帆淼不系。
    別家萬里馀,流目三春際。
    猿啼山館曉,虹飲江皋霽。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閉。

    * 關于計年的詩詞 描寫計年的詩詞 帶有計年的詩詞 包含計年的古詩詞(18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