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計臺的詩詞(363首)
341
《寄題薛象先新樓》 宋·陳傅良
短檐風雨送蝸牛,有客來夸百尺樓。
闔郡臺池皆下瞰,背城湖海亦全收。
清時未放徒高臥,半世何為故倦游。
解盡橐金君計決,月明長笛起漁舟。
344
《戲效樂天體》 宋·張镃
去日不可再,來日焉可虛。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黃河幾曾清,白發莫旋烏。
全福貴安然,真樂難強圖。
345
《苕溪行》 宋·葉茵
吳松江頭田舍翁,年年苕溪搖飛篷。
沿溪楊柳舊相識,問翁何事猶西東。
心欲無言淚如洗,松楸正在西山裹。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為期春夢耳。
347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348
《傲將軍歌贈周叔子馬帥》 宋·劉宰
君不見細柳將軍專號令,壁門不受天子命。
又不見隆中將備天下奇,屈致不可就見之。
丈夫意氣類如此,達則守官窮守已。
齋壇未築國士去,軍令已申美人死。
349
《香潭八首》 宋·許月卿
政須洗耳聽新篇,業已扁舟學計然。
潔已庶幾堪諫主,力田未必愧逢年。
菑畬之業平心地,金石之交只在天。
舞殿歌臺從冷暖,此心如月一嬋娟。
350
《晁無咎大硯》 宋·孔武仲
玄玉琢為池,潭潭可容尺。
圓侵震澤璞,潤帶端溪色。
麟臺讎書御史孫,揮毫應敵妙語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寶以泓還駿奔。
君王側席明光殿,直言儻有公聊薦。
區區邊計不須陳,亦論皇王繼家傳。
352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354
《舟行望龜峰》 宋·陳文蔚
面對靈龜最上峰,舟中活計不為窮。
半春臺下桃花水,一霎岸邊楊柳風。
天巧此時窮險怪,淵泉終日悟流能。
一生堪笑漁翁拙,臥聽瀟瀟雨打篷。
355
《偶書》 宋·黃庚
頻年蹤跡墮江湖,三徑荒苔憶舊廬。
身老方知生計拙,家貧漸覺故人疏。
松薪拾去朝炊黍,漁火分來夜讀書。
怨鶴驚猿應待我,臺山何日賦歸歟。
356
《送章發運楶》 宋·李復
鄉農不寓兵,經費半非古。
天下雖無事,禁虣必備武。
浚郊開王畿,屹然根本固。
鉤陳擁帝居,百萬環貔虎。
358
《范掌書》 宋·丘葵
出佐繡衣使,八州人共歡。
一句司光筆,六計問周官。
雁鶩手持進,豺狼膽自寒。
豈惟重臺省,風采動朝端。
359
《宿高岸庵》 宋·釋行海
溪房長對竹林清,日日思歸計未成。
千里暮云愁作客,一燈寒雨話浮生。
白鷗沙上東西夢,黃葉階前聚散情。
清曉又移煙艇去,峨嵋山下釣臺平。
360
《寄山中僧》 宋·宋無
名山舊隱嚴鶿秀,精舍蕭間殿閣虛。
像禮旋檀千古佛,經翻自葉五天書。
灶依草座跏趺后,禽下花臺施食馀。
空翠濕衣橫概粟,紺泉澄缽涌芙蕖。
* 關于計臺的詩詞 描寫計臺的詩詞 帶有計臺的詩詞 包含計臺的古詩詞(3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