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計出的詩詞(957首)

    941 《曾谹父約游南巖短韻奉呈》 宋·王洋

    南豐不藏善,逢人說南嚴。
    南巖亦何好,造物秘此緘。
    煙云卬全提,松竹色半酣。
    去郭十里贏,守戍僧二三。

    942 《松阜弟於寶成寺祖墓之側營創別業為賦得閑亭》 宋·薛嵎

    陟巘心已清,復此風雨蔽。
    高人疏鑿余,理道頗超詣。
    卜筑諧素志,緇侶欣共濟。
    修竹尚無恙,巢鶴亦數世。

    943 《次程南仲韻五首》 宋·楊公遠

    老來鶴發更難皮,計解曾無六出奇。
    耕釣云煙三寸管,剪裁風月幾聯詩。
    逢人多謝開青眼,雇我惟慚匪白眉。
    世路近來雖著腳,不如退步學聾癡。

    944 《揚州堡寨》 宋·袁說友

    西風一舸來揚州,疋馬直上新城頭。
    環城九里十六步,一一峭壁臨深溝。
    俄焉唯喏兩軍士,眾手指示陳其由。
    揚鞭試問筑城意,曰堡曰寨何所謀。

    945 《和董顯叔韻》 宋·袁說友

    江南人稱在覿面,足以慰予疇昔念。
    識公只在文字間,君子若人今子賤。
    江湖路遠睽言談,八年于外自亦閒。
    有時拂拭舊珠玉,端欲論詩伯仲間。

    946 《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 宋·曾豐

    清切分天派,馨香出月宮。
    羊城初白發,蓮幕兩春風。
    外計方將上,南圖又欲東。
    我來猶未晚,幾度笑談同。

    947 《題會昌蕭帝巖》 宋·曾豐

    出門疑浪游,轉眼逢杰觀。
    山斗路將窮,腳欹行大緩。
    信筇捫石根,恍若得一間。
    鵒谺欲上吞,渾沌疑始判。

    948 《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 宋·曾豐

    梅雨酣夜眠,槐風豁朝起。
    應門絕傳聲,外有夸娥氏。
    背負小崢嶸,云自西北至。
    浣櫛出問誰,乃拜公所饋。

    949 《梅隱》 宋·曾豐

    君不見岷峨春雷江發源,又不見楩楠秋風葉歸根。
    時中兩字萬物具,他說不出吾圣門。
    挾書來就辟雍試,堯舜君民得無意。
    鳳山梅隱屋數椽,區區無乃太早計。

    950 《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 宋·曾豐

    六祖求衣從嶺出,六祖得衣從嶺入。
    半夜抽身不露機,凹頭解擔猶留跡。
    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覓。
    雅意真誠為衣求,衣已不傳那可得。

    951 《舟中書懷》 宋·曾豐

    孤篷轉徙空隨牒,一出侵尋費三月。
    厭從夢境作寄居,欲赴鷗群填見闕。
    我且戒涂兒挽之,裹糧又趁蒲帆西。
    初心猶幸江神信,后計不教兒女知。

    952 《常山道中》 宋·曾豐

    閩廣江湖人造朝,水行陸出路迢迢。
    誰知鷗鷺為高尚,我與江山是久要。
    多詐青云猶見誘,少恩白發不相饒。
    往哉粗辦老焉計,三徑一丘歸自聊。

    953 《次韻和牧齋移居六首》 明·程嘉燧

    出戶褰裳攬子裾,絕甘分少肯留余。
    未煩馬汗曾充棟,不及牛腰免借車。
    包裹舊氈懷半硯,簏藏退筆挈中書。
    年來種豆南山下,草長苗稀計已疏。
    ¤

    954 《過孫履正東林莊居(同方民表丈)》 明·程嘉燧

    出郭春流十里賒,故人田舍即吾家。
    風情缸面清明酒,節物山頭谷雨茶。
    忽見遠交渾是夢,難期世事總如花。
    尋常歡笑休輕別,若計浮生信有涯。

    955 《七十初度漫賦二十六韻》 明·王稚登

    憶上蓬萊殿,曾讎石室書。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噓。
    故國歸來早,長安不可居。
    為園棲曲巷,種柳拂清渠。

    956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隋代·佚名

    滄溟之德,東南具依。
    與波出素,國計攸資。
    石白欲敵,濟我王師。
    神其享錫,益車燕綏。

    957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隋代·佚名

    滄溟之德,東南具依。
    與波出素,國計攸資。
    石白欲敵,濟我王師。
    神其享錫,益車燕綏。

    * 關于計出的詩詞 描寫計出的詩詞 帶有計出的詩詞 包含計出的古詩詞(9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