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計書的詩詞(1273首)

    901 《贈上官法師》 宋·李呂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靈驗感人多。
    時賢贈詩句。
    一日來訪予,三揖進賓廡。

    902 《貞婦》 宋·李呂

    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903 《癸丑七月十九日以老病分任諸子以家務因為詩》 宋·李呂

    子舍分勞非獲已,息肩養疾樂閒居。
    家傳道義頻加意,俗愛便宜莫計渠。
    要是人人躬孝悌,更令世世飽詩書。
    從今光大成吾志,可免時稱賤丈夫。

    904 《酬令裕見寄之什》 宋·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905 《謁京口張守》 宋·劉過

    未識諸人名已侯,一麾應此滯徐州。
    誰知安石恐未免,欲借寇君何可留。
    遺愛與山同北固,平生作計豈東周。
    上方已聽尚書履,聲在星辰最上頭。

    906 《寄竹隱先生孫應時》 宋·劉過

    蘇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壺。
    得間政恐不來爾,來則倒屣相與俱。
    江山繞樓詩句好,奔走萬變同馳驅。
    大書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鶯花姝。

    907 《臨池歌》 宋·劉子翚

    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當時尺牘來鄴下,錦標玉軸爭流傳。
    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斷碑零落翠苔封,直氣英風猶可睹。

    908 《離居》 宋·劉子翚

    馬嘶何隴暮,有意念離居。
    去路經秋雨,行裝一擔書。
    窮知身計拙,病覺世緣疏。
    曉枕殘歸夢,翻然憶舊廬。

    909 《和戴禹功幕府歸來三首》 宋·王之道

    客里詩成付漫書,清風一榻黑甜余。
    相山舊隱今分定,卻是歸來計不疏。

    910 《酬朱元順參議》 宋·王之道

    舟來自金沙,敢避江路繞。
    計程逾五月,書勞比三考。
    湖陰見君處,取別殊草草。
    因思會面難,相從意彌好。

    911 《送無為守鄭深道移嚴州》 宋·王之道

    世稱儒雅擅青徐,今見君侯信不虛。
    報政未空更繡水,除書先已易桐廬。
    郡鄰帝所旋趨召,地切家山勿戀居。
    千乘來迎催去急,邦人何計挽行車。

    912 《鹿鳴宴》 宋·王之道

    蒼顏華發老書生,來赴公堂宴食蘋。
    曾預宣和聞喜集,重觀乾道計偕行。
    繡衣勸駕追前哲,熊軾賓賢繼列城。
    久矣邦人虛桂籍,正須公等振英聲。

    913 《酬周少隱贈行之什》 宋·王之道

    我老無知獨夢魚,清風一枕午鐘余。
    忽驚珠玉情相厚,便覺山林計不疏。
    酒熟會看延客醉,詩成還復遣兒書。
    何人竟得閒中趣,只恐無聊嘆索居。

    914 《踏莎行·時雨初晴》 宋·張孝祥

    時雨初晴,詔書隨至。
    邦人父老為君喜。
    十年江海始歸來,祥曦殿里攙班對。
    日月開明,風云感會。
    切須穩上平戎計。
    天教慈母壽無窮,看君黃發腰金貴。

    915 《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 宋·張元干

    往在識公日,我與兒曹俱。
    八齡初問字,雙鉤略摹朱。
    知為太學生,夙仰君子儒。
    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916 《奉送真歇禪師往住阿育山兼簡黃檗云峰諸老》 宋·張元干

    時流罕識真,特立取眾忌。
    不有明眼人,誰止萬口沸。
    古今冠蓋場,毀譽固一致。
    胡為空門中,生滅亦滋熾。

    917 《挽李丈然明》 宋·張元干

    眼看流輩上青云,拂袖歸來晝掩門。
    心計豈容生事拙,時名長與故山存。
    不妨開徑栽花卉,政復藏書遺子孫。
    八十光陰無可恨,聊歌楚些為招魂。

    918 《建炎感事》 宋·張元干

    乾坤忽震蕩,土宇遂分裂。
    殺氣西北來,遺毒成僭竊。
    議和其禍胎,割地亦覆轍。
    儻從種將軍,用武寨再劫。

    919 《諸公勸楚真叟應進士舉以詩勉之》 宋·朱翌

    太祖皇帝龍飛初,君家樞密推日車。
    一時事載太史筆,九廟畫展功臣圖。
    昭陵取士極妙選,乃孫應詔從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屢進藥石諫大夫。

    920 《送硯與周宰》 宋·朱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媼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為聲玉為質。
    藉以綈衣便契攜,置之烏皮長拂拭。
    憶昨隨計西入關,太學三年同寢食。

    * 關于計書的詩詞 描寫計書的詩詞 帶有計書的詩詞 包含計書的古詩詞(12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