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詞者的詩詞(212首)
121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122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25
《眼兒媚》 宋·黃公度
羊,嘗遺示梅詞。
公依韻和之。
初公被召命而西過分水嶺,有詩云:“嗚咽泉流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惜春
127
《雅琴篇》 唐·司馬逸客
亭亭嶧陽樹,落落千萬尋。
獨抱出云節,孤生不作林。
影搖綠波水,彩絢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129
《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 唐·盧鴻一
洞元室者,蓋因巖作室,即理談玄,室返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則假容竊次,妄作虛誕,竟以盜言。
詞曰:
嵐氣肅兮巖翠冥,空陰虛兮戶芳迎。
130
《辭唱歌》 唐·韓愈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艷詞。
坐中把酒人,豈有歡樂姿。
幸有伶者婦,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癡。
132
《滿江紅》 宋·姜夔
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
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
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
133
《無愁可解》 宋·陳慥
天下傳詠,以謂幾于達者。
龍丘子猶笑之。
此雖免乎愁,猶有所解也。
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樂亦樂,人愁亦愁,彼且惡乎解哉。
135
《題許介這譽文堂》 宋·樂雷發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書鐘公以遺逸薦東溪先生許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補初品官、衡州戶掾。
其誥詞于始,則有夙有譽處、且嫻文辭之褒;于終,則有其以行義、教于鄉里之勉。
137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138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39
《庚子紀事》 明·陸之裘
南沙頑夫不滿千,恃險攫貨爭魚鹽。
椎牛殺狗亦耕種,黃蘆白葦波連天。
海濱耆豪利兼取,逞技獻謀官府前。
喜功憂變守臣職,撫召不聽心煩煎。
* 關于言詞者的詩詞 描寫言詞者的詩詞 帶有言詞者的詩詞 包含言詞者的古詩詞(2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