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味的詩詞(695首)

    641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642 《送吉州詹守五首》 宋·彭龜年

    骨鯁嘉言憶舊臣,故應赴詔近嚴宸。
    席前若下清明問,且說江南一味貧。

    643 《別孫隱甫》 宋·彭龜年

    君家金石臺,我家富壽岡。
    十馹苦不遠,半世成相望。
    我為一貧驅,觸熱來帝鄉。
    塵垢面未頮,郁結志不強。

    644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宋·彭龜年

    疇昔登賢書,夫子持文衡。
    每見輒忽別,問端不能更。
    一從齒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幾奉辟書,復接臺中評。

    645 《當食自喜二首》 宋·錢時

    旋摘園蔬隨意好,軟炊土米繞牙香。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646 《和廣慧吊楮》 宋·釋寶曇

    慚愧先生有古風,歲寒庭戶不言功。
    葉間朱實仍風味,老去清陰轉郁蔥。
    收拾雨聲歸杵臼,放教秋意擅梧桐。
    年來負爾人無數,異世同心只兩翁。

    647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領血。
    憑君子細看,我亦難分雪。
    耕者耕未已,種者種不歇。
    目望九霄云,誰顧三伏熱。

    648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放箸忘恩,停杯斷義。
    參得些兒小玉禪,幾回賣弄帝王前。
    圓悟室中遭毒手,為人揮起迸心拳。

    649 《源山主求贊頂相》 宋·釋如凈

    個是凈慈毛和尚,口言禍福有定當。
    逐日隨緣去赴齋,是謂兩腳功德藏。
    雕裝千佛,右砌兩廊。
    判斷一切魍魎鬼,主管五百羅漢堂。

    650 《游雙徑》 宋·釋紹嵩

    寶剎觸南箕,登臨獨立時。
    江山如有味,花柳更無私。
    已病身猶健,言歸心尚遲。
    片云頭上黑,真個解催詩。

    651 《送曇藏主雪峰見癡絕》 宋·釋師范

    世上有蛇皆可物,非物非心亦百佛。
    五湖云衲競頭參,空把光陰恣埋沒。
    我游江湖三十有四年,飽飯之余,一味閑打眠。

    652 《金華圣者贊》 宋·釋師范

    飲啖豬頭肉,長齋不吃素。
    莫言滋味別,要且少鹽醋。
    吽吽,大有著你處。

    653 《煎茶》 宋·釋文珦

    吾生嗜苦茗,春山瓷攀緣。
    采采不盈掬,浥露殊芳鮮。
    慮溷仙草性,崖間取靈泉。
    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

    654 《問李筼房疾》 宋·釋文珦

    筼翁非時流,溫然古君子。
    我雖異教人,臭味略相似。
    四月不見翁,相望隔煙水。
    石壇忽來前,言翁乖攝理。

    65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善者多魔自古今,佛魔一體只空心。
    心迷不覺慳成賊,心悟回頭便舍金。
    莫怪迷心心怕賊,賊心對面也難尋。
    三途地獄因斯得,奉報須防仁不仁。

    656 《頌十玄談·演教》 宋·釋印肅

    龍宮滿藏醫方義,藥病相當除五味。
    攪草耆婆也大癡,胡言亂拔莖莖是。

    657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658 《活人歌》 宋·釋印肅

    大圣靈驗普庵圓,廣施含靈遇有緣。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文殊體,用普賢,活人歌裹現金仙。

    659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不問維摩經,看底甚麼經,大千卷出破塵情。
    水中鹽味,色里膠青,機前有路妙難名。
    才形言像迢然去,又是泥團換眼睛。

    660 《崇上人求默庵頌》 宋·釋正覺

    默默中居底是庵,白槌上首乃同參。
    深明鐵磨莫顛倒,真見末山非女男。
    坐里水天能湛湛,門前華雨任毿毿。
    一言妙證超名相,坐斷叢林五味禪。

    * 關于言味的詩詞 描寫言味的詩詞 帶有言味的詩詞 包含言味的古詩詞(6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