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喜世緣漸薄,尚嫌家事相關。種子入豹林谷,龐公遁鹿門山。
達人蘧蘧夢覺,呆漢屑屑往來。剪斷郭郎線索,送還趙老燈臺。
神秀元來得法,志公了不見幾。半夜一缽南邁,明朝只履西歸。
麟經之筆既絕,蠶室之書遂行。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
悠然東籬把菊,登彼西山采薇。重華去我已久,神農沒矣安歸。
贈半山翁甚美,責臨淄公不輕。大蘇肯念舊惡,小宋猶有宿酲。
孫以獻公稱祖,妻以康子謚夫。何必議郎博士,千秋萬歲稱呼。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子虛失之夸大,太玄文以艱深。
論篤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誰云孔墨道二,但見聃非傳同。
若稽古至三萬,道德經亦五千。俗學見皮膚止,圣處非口耳傳。
村老詩顛者,顛年八十年。后生被傳染,引得廣師顛。
五十有三個,問法向誰邊。村老小顛爾,竹溪翁大顛。
圓隨如一百八,大知識五十三。旋學梵音朗誦,老無腳力遍參。
吾友守道氣剛勁,丑邪扶直出天性。意高身賤無所發,胸中事事先后併。襄嘗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為得正。忽聞魯士李山英,移書告之要力行。
無位立事難,逢時建功易。求全自有毀,舉大須略細。去惡慮傷恩,存惡憂害義。徒有仁者心,殊無仁者意。
禪翁為我出巖扉,坐席才溫便拂衣。又道孤云無定所,如何卻傍舊山歸。
常恨春日少,況遭風雨多。桃李冷不覺,□□如濁河。廣陌斷游騎,寂不聞行歌。方其正雨時,樂事空蹉跎。
師有知人術,一言珍萬金。圣門防取貌,吾道素論心。越樹秋聲起,武陵歸思深。桃源千載事,此說更難尋。
京洛多年作意游,撇然歸思滿林丘。塵衣才洗吳中水,吟錫還尋海畔州。獨夜揮弦泣山鬼,幾旬談妙動藩侯。孤云高跡真無定,又理輕裝買客舟。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長閑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氣里,賣刀買特長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