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言臨的詩詞(1337首)

    121 《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 宋·歐陽修

    岐江望平陸,百里千余嶺。
    蕭條斷煙火,莽蒼無人境。
    峰巒互前後,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歲方冷。

    122 《集賢李建中工部嘗以七言長韻見寄感存懷沒因》 宋·林逋

    清絕門墻冷似冰,野人懷刺昔曾登。
    新題對雨分蕭寺,舊夢經秋說杜陵。
    貧典郡符資月給,老持臺憲減霜稜。
    開元文字鐘王筆,惆悵臨風一燼燈。

    123 《賀新郎·十月臨皋暮》 宋·無名氏

    十月臨皋暮。
    客從予、黃泥之坂,凜然霜露。
    相與行歌而言曰,月白風清如許。
    念無酒、歸謀諸婦。

    124 《送寧國軍辛崔寺丞移臨安》 宋·梅堯臣

    六月畏嶺險,乃陟川程迂。
    遙看云中雁,不亂江上鳧。
    魚網離飛鴻,我邑望何殊。
    鱗方懷其剖,鳥反值以刳。
    為言等王民,豈限楚與吳。
    是維見戀慕,作詩贈路隅。

    125 《答孫直言都官卷》 宋·梅堯臣

    具深相割啖,不如無勇人。
    以詩而酬詩,徒用多少均。
    我言雖至簡,意切誰見親。
    汲井欲到深,磨監欲盡塵。
    寒泉與青銅,光潔靡故新。
    臨觴報嘉貺,醉語是天真。

    126 《子聰惠書備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宋·梅堯臣

    自我河橋來,清話殊未已。
    亟言閱通疇,晨駕遂遵彼。
    尺書忽見遺,經由皆可紀。
    草草始辭家,匆匆渡河水。

    127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四懷素草書》 宋·梅堯臣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書畫盈數車。
    我於是時多所閱,如今過目無遯差。
    石君屏上懷素筆,盤屈瘦梗相交加。
    蒼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魚蝦。

    128 《吳沖卿學士以王平甫言淮甸會予久未至沖卿與》 宋·梅堯臣

    老馬力盡道路長,豈若壯驥思騰驤。
    項窮臨流嘆不逝,燕骨埋沒庸可傷。
    我今六十趨南北,饑腸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點無,千里區區安所得。

    129 《姑蘇雜詠 臨頓里(十首)》 明·高啟

    自少圖名意,誰言世不知。
    僧求開寺記,客送買山資。
    細雨魚生子,斜陽燕哺兒。
    平生無事迫,心苦為尋詩。
    ¤

    130 《錢德載以臨江朱玠筆見贈以詩謝之德載與李先》 宋·晁說之

    清江長官空書來,朱玠妙筆空悠哉。
    恐是怕上萬言書,惡嫌并命憎不才。

    131 《闕下言懷上執政》 宋·王禹偁

    謬提文筆侍先皇,謫宦歸來遇國喪。
    仙駕只留燒藥鼎,繐帷猶認諫書囊。
    北辰別見天垂象,西內渾疑海變桑。
    昨日梓宮陪哭臨,淚多唯有老馮唐。

    132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 宋·劉克莊

    贈半山翁甚美,責臨淄公不輕。
    大蘇肯念舊惡,小宋猶有宿酲。

    133 《春日六言十二首》 宋·劉克莊

    謾道三陽交泰,絕無一客來臨。
    仲尼于復卦見,子美云人日陰。

    134 《春日六言十二首》 宋·劉克莊

    淵明甫涉知命,汲汲登皋臨流。
    儂長渠三十歲,故當秉燭出游。

    135 《錄漢唐事六言五首》 宋·劉克莊

    文叔親臨臥所,君房邀過臺司。
    腳加帝腹一笑,身居鼎足尚癡。

    136 《雜詠六言八首》 宋·劉克莊

    游俠客無珠履,故人子有練裙。
    小楷臨樂毅論,太息祭田橫文。

    137 《臨溪寺二首》 宋·劉克莊

    綠染庭蕪一尺深,老師閱世幾駒陰。
    自言不看傳燈了,只讀楞嚴見佛心。

    138 《元日七言二首》 宋·劉克莊

    久辭兩禁歸民伍,遙想群仙謁帝居。
    少有人臨雀羅者,未知誰飲獸樽歟。
    向來不曉京房易,老去粗通氾勝書。
    懊惱西疇春事動,漸難為國荷犂鋤。

    139 《五月旦日雞鳴夢袖疏墀下先君問言何事答曰猶》 宋·劉克莊

    夢中候對殿東廂,解后先親問答詳。
    碓磨不能移素論,曝芹終欲獻清光。
    觸屏訓諂生猶臭,攀檻傳名死亦香。
    君父臨之安所避,凌晨起坐涕淋浪。

    140 《又五言二首》 宋·劉克莊

    子去臨民社,公私必小寬。
    皆云官似水,誰道縣如灘。
    村絕追胥跡,溪無督賦瘢。
    自從陳李后,古調少人彈。

    * 關于言臨的詩詞 描寫言臨的詩詞 帶有言臨的詩詞 包含言臨的古詩詞(1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