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觸山的詩詞(818首)
461
《歸鴻閣》 宋·釋仲皎
精舍傍修嶺,道山隨眼明。
山遺僧偃跡,水作剡溪聲。
無雨竹亦潤,有風松更清。
上方真可住,不用觸歸情。
462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金烏急,玉兔速,善應何曾有輕觸。
展事投機見洞山,跛鼈盲龜入空谷。
花簇簇,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
因思長慶陸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
465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紅白花開映巖谷。
朝來猛虎忽留蹤,獵人挾刃爭驅逐。
坡平草軟筋力健,目光兩鏡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飽人肉。
466
《挽故知容州朝請陶公》 宋·危彪
世態紛紛等觸蠻,惟公打透利名關。
八州不作士衡夢,三徑謾為元亮還。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節照西山。
想應精爽難埋沒,只在青松白石間。
467
《送楊舒州》 宋·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468
《又和酴醾韻》 宋·項寅賓
天遣司花寶笈開,鮫綃散翦碧云堆。
芳根移自蠶叢遠,薰釀曾隨鳳詔來。
只恐飄風撼新竹,卻驚殘雪觸蒼苔。
水仙欲逞幽香壓,山谷似無詮品才。
469
《白帝廟》 宋·楊安誠
蜀江萬壑俱東奔,瞿唐喧豗爭一門。
驚濤駭浪建瓴下,顛崖仆谷相吐吞。
朋妖窟宅恃幽阻,正晝噴薄陰霾昏。
靈宮奕奕鎮地險,眾瀆稟令川只尊。
470
《盛氏銜翠軒》 宋·葉三錫
平生丘壑心,漫浪不羈束。
青山亦解意,四時共追逐。
朝翠空蒙時,北窗夢清熟。
晝寂庭戶涼,坐課黃卷讀。
471
《題白帝廟詩并序》 宋·元勛
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
奫淪巨浸吞萬派,淫預杰立高崔嵬。
鯨波回薄山角,征鼙摻疊鳴春雷。
蹴石巖壁勢益狠,怒濤駭浪爭鳴豗。
472
《賀雨》 宋·員興宗
歲若大旱作霖雨,禱而雨兮旱不苦。
誠之一字與天參,往古圣賢珍此語。
歲星在蜀二十年,觸處豐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踐之,枉使寶稼葉如土。
473
《水簾》 宋·張灝
朝來雨急飛瀑雄,黑云壓屋江掛虹。
晚來雨定瀑亦小,散作水鏤鏘簾櫳。
垂簾初似玉成綴,觸石但見珠跳空。
嗟哉山泉一物耳,朝態莫狀不爾窮。
乃知造物解戲人,千變萬化頃刻中。
吾恐文章要如此,好把泉源驅筆鋒。
474
《浩歌行》 宋·趙汝淳
堂堂楚漢多蠻觸,天下今經幾秦鹿。
向非孔壁斷遺編,安得西湖芳草綠。
子規自失來時路,卻喚青春早歸去。
山中劃地亂紅來,不是東風扶杖處。
475
《次曾景建紅泉精舍韻》 宋·趙汝談
康樂秀髯長拂巾,伐山走鹿辟車塵。
才毫并觸當時禍,物色分留后代人。
環澗已為僧去碣,紅泉今與子通鄰。
著書萬卷精廬里,成佛生天自致身。
476
《題靈巖寺》 宋·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478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479
《題清華亭》 元·黃溍
名區匯修渚,流望依平陸。
飛雨天際來,遠峰凈如沐。
生香余晚花,繁陰藹嘉木。
秀色坐可攬,終然不盈掬。
觸景幽興多,接物道機熟。
誰能與之游,食芳飲山淥。
480
《白巖扇頭次泉齋韻》 明·儲巏
黃塵走名都,白日觸隆景。
云山忽當眼,便自出人境。
翛然蹇驢翁,細路轉巖嶺。
疏林劃空明,一笑得人影。
我家柴墟旁,南望長引領。
煙蘿繞茅屋,江月閑漁艇。
棲棲恐無成,題詩聊自省。
* 關于觸山的詩詞 描寫觸山的詩詞 帶有觸山的詩詞 包含觸山的古詩詞(8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