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觸頭的詩詞(326首)
141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142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144
《漁陽老婦歌》 明·周忱
漁陽老婦白發多,去年歸自斡難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眾推許。
父母求婚來大都,朱門許嫁不須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樞副。
145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王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
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146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147
《九日次定國韻》 宋·蘇軾
朝菌無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轉頭。
仙人視吾曹,何異蜂蟻稠。
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
149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150
《介亭餞楊杰次公》 宋·蘇軾
籃輿西出登山門,嘉與我友尋仙村。
丹青明滅風篁嶺,環佩空響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蠟屐,黑云白雨如傾盆。
今晨積霧卷千里,豈畏觸熱生病根。
151
《贈眼醫天彥若》 宋·蘇軾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153
《寄丁中允》 宋·王安石
人生九州閑,泛泛水中木。
漂浮隨風波,邂逅得相觸。
始我與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義乃綢繆。
154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158
《題徑山凌霄庵》 宋·范成大
峰頭非塵寰,一舍誰所蘢。
軒眉玉霄近,按指沙界豁。
萬山紛累塊,眾水眇聚沫。
來云觸石回,去鳥墮煙沒。
向無超俗緣,茲路詎可越。
偕行木上坐,同我證解脫。
160
《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 關于觸頭的詩詞 描寫觸頭的詩詞 帶有觸頭的詩詞 包含觸頭的古詩詞(3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