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解火的詩詞(544首)
26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63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宋·蘇軾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
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
264
《獄中寄子由二首》 宋·蘇軾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二首?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266
《五郡》 宋·蘇軾
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說水泉甘。
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
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觀有明皇碑,言夢老子告以享國長久之意。
272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275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276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278
《送蜀僧去麈》 宋·蘇軾
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將芹芷薦君盤。
誰為善相甯嫌瘦,復有知音可廢彈。
拄杖掛經須倍道,故鄉春蕨已闌干。
279
《萬松亭》 宋·蘇軾
十年栽種百年規,好德無人助我儀。
縣令若同倉庾氏,亭松應長子孫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憐冰雪姿。
為問幾株能合抱,殷勤記取角弓詩。
280
《次韻柳子玉二首 地爐》 宋·蘇軾
細聲蚯蚓發銀瓶,擁褐橫眠天未明。
衰鬢鑷殘欹雪領,壯心降盡倒風旌。
自稱丹灶錙銖火,倦聽山城長短更。
聞道床頭惟竹幾,夫人應不解卿卿。
(自謂竹幾為竹夫人。
)
* 關于解火的詩詞 描寫解火的詩詞 帶有解火的詩詞 包含解火的古詩詞(5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