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解憐的詩詞(643首)

    461 《送鄭南進士歸洪州》 宋·王禹偁

    霜飄楓葉滿長郊,家指西山舊結茅。
    訪我謫居龍失水,憐君行路鳥焚巢。
    仲尼未免遭儒戲,楊子何煩解客嘲。
    歸去豫章泉石好,不知徐孺與誰交。

    462 《再賦一章用伸贈別》 宋·王禹偁

    七榜御前搜俊造,商州終未識遷鶯。
    可憐白屋孤寒士,更住深山寂寞城。
    獨跨蹇驢云外去,仍攜稚子雪中行。
    散官不敢將書薦,空解吟詩說姓名。

    463 《水心先生為趙振文作馬塍歌次韻》 宋·劉克莊

    洛陽牡丹隔萬里,棘荒姚魏扶不起。
    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詩中識。
    勻朱傅粉初窺墻,海棠為屋辛夷房。
    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國艷猶閟藏。

    464 《送僧自總》 宋·王令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頰舌且不能,況事交字間。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一日踏我門,告我將南遷。

    465 《游姑蘇張氏園二首》 宋·曾幾

    雨近黃梅細不聞,破窗夜夜看星辰。
    園林如許不行樂,魚鳥有知應笑人。
    盛喜晴天容卜晝,絕憐小塢解藏春。
    何妨著我閒田地,坐看垂楊夾廣津。

    466 《題東巖隱者壁》 宋·文同

    青峰叢叢擁危壑,綠樹團團扶曲閣。
    幽人睡起漱寒泉,坐看一林山雨落。
    巖前火氣雜之術,澗下苔痕亂猿鶴。
    自憐塵土滿衣衫,欲解從君今尚莫。

    467 《十月梅花》 宋·文同

    十月凍墻隈,英英見早梅。
    應從九地底,先領一陽來。
    紫膜紛紛脫,黃膚迤迤開。
    得風渾自變,與雪欲成堆。

    468 《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 宋·陳與義

    蚍蜉堪笑亦堪憐,撼樹無功更怫然。
    賦就柳州聊解祟,詩成彭澤要歸田。
    身謀共悔蛇安居,理遣須看佛舉拳。
    懷祖定知當晚合,次君未可怨稀遷。

    469 《次張欽夫經略韻送胡長彥司戶還廬陵》 宋·周必大

    解印陶元亮,居鄉馬少游。
    久憐高士少,今喜故人優。
    客至無何飲,身閑有底愁。
    自然仁者壽,誰羨道家流。

    470 《七夕》 宋·洪咨夔

    好個牽牛織女天,凄其獨夜不成眠。
    柳家細婢何能問,太尉粗人祗自憐。
    比翼難磨終古恨,嫵眉未了宿生緣。
    新涼如水誰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

    471 《畫中眾仙歌》 宋·白玉蟾

    不與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脫手。
    一點凝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
    獻之興來拈起筆,筆如解飛自鉤掣。
    戲染松煙作牸牛,脫似偃角眠沙丘。

    472 《明月曲》 宋·白玉蟾

    月色一何明,不堪顧孤影。
    倚樓暮風寒,舉手挈衣領。
    行云若相憐,徘徊西風頂。
    強飲不成醉,幽情默自省。

    473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474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475 《孫武篇》 宋·蔡襄

    入官無所解,因笑得君憐。
    豈知孫武子,自欲逞威權。

    476 《冬溫》 宋·蔡襄

    海曲封疆僻,冬溫氣序差。
    蟲蛇誰閉戶,草木自開花。
    霧重朝迷日,風號夕卷沙。
    可憐天地雪,偏解舞京華。

    477 《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宋·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
    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478 《宿壽安西寺》 宋·邵雍

    好景信移情,直連毛骨誠。
    為憐多勝概,尤喜近都城。
    竹色交山色,松聲亂水聲。
    豈辭終日愛,解榻傍虛楹。

    479 《二十八舍歌》 宋·晁補之

    戎菽有角原桑黃,客愁唧嘖聞扈亢。
    轉蓬無氐行役晚,蟋蟀在房思婦惋。
    男兒有心事弧矢,十年風光隨馬尾。
    長須舂米婢借箕,斗酒為君聊解頤。

    480 《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 宋·晁補之

    兔誠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雖有目未瞥。
    兔孫能飛仙,飄忽天漢決。
    不逢易牙試,厥胄幾泯滅。

    * 關于解憐的詩詞 描寫解憐的詩詞 帶有解憐的詩詞 包含解憐的古詩詞(6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