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解寒的詩詞(1590首)

    821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822 《江上聞笛》 明·徐良彥

    笛聲入江樓,怨入長江水。
    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
    長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
    無情不解吹,有情為吹死。
    因風寄遠心,不知誰家子。

    823 《夜發清江口》 明·楊士奇

    日落煙水寒,解纜清江渚。
    中夜北風來,相送潭州去。

    824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825 《敦煌曲》 明·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826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明·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
    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奇知此真龍媒。
    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827 《陳員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別長句》 明·曾棨

    漢家郎官頭未白,扈從初為兩京客。
    忽逢天邊五色書,萬里翩翩向西域。
    腰間寶劍七星文,連旌大旆何繽紛。
    解鞍夜臥營中月,攬轡朝看隴上云。

    828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明·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82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830 《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明·鄭胤驥

    清晨理舟楫,白門溯浩浣。
    人涉邛獨不,為復需吾伴。
    廿年困驅馳,此日路初換。
    事習巧慧多,老近節縮貫。

    831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832 《哀谷亭(三首)》 明·朱應登

    齊魯何多盜,冬春未解圍。
    元戎休按轡,黎庶待宣威。
    戍久軍芻竭,城寒士氣微。
    猶聞安撫使,先已獻俘歸。
    ¤

    833 《結夏金壇之北園兼懷候鐵庵》 明·紫柏大師

    納涼何必獨夫容,水木清幽趣亦同。
    世上共高肥馬價,林間單放病僧慵。
    苔痕鶴過偶成字,月影魚吞不解空。
    更憶澹虛亭上夢,寒云片片嶺頭逢。

    834 《贈房盧氏琯》 唐·王維

    達人無不可。
    忘己愛蒼生。
    豈復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兩楹。

    835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唐·王維

    寥落云外山。
    迢遞舟中賞。
    鐃吹發西江。
    秋空多清響。
    地迥古城蕪。
    月明寒潮廣。
    時賽敬亭神。
    復解罟師網。
    何處寄想思。
    南風(一作搖)五兩。

    836 《齊州送祖三?》 唐·王維

    〔一作河上送趙仙舟,又作淇上別趙仙舟〕
    相逢方一笑。
    相送還成泣。
    祖帳已(一作悵忽)傷離。
    荒城復愁入。
    天寒遠山凈。
    日暮長河急。
    解纜君已遙。
    望君猶(一作空)佇立。

    837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838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宋·蘇軾

    長恨漫天柳絮輕,只將飛舞占清明。
    寒梅似與春相避,未解無私造物情。

    839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840 《遷居臨皋亭》 宋·蘇軾

    我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
    區區欲右行,不救風輪左。
    雖云走仁義,未免違寒餓。
    劍米有危炊,針氈無穩坐。

    * 關于解寒的詩詞 描寫解寒的詩詞 帶有解寒的詩詞 包含解寒的古詩詞(15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