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角里的詩詞(1034首)
561
《題樊漢炳墓》 宋·許奕
高志崢嶸局九州,直從人里著仙籌。
青囊書在鬼神泣,黃絹詞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曾折角,蘭臺無復問長頭。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鶴愁。
563
《白云亭和韻二首》 宋·袁正規
幽奇山水卒難圖,亭插白云景象余。
共樂靈蹤還舊址,好編名字入新書。
面前滄海迷三島,林下誰人繼二疏。
洞里蒼龍頭角老,埋茂歲月意如何。
564
《題汪水云詩卷》 宋·張嵩老
君不見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誰知音。
又不見穎師浮云操,不是昌黎誰品藻。
伯牙千古穎無人,此心此操誰重陳。
折揚黃華笑啞啞,寥寥太古風無淳。
565
《寒食登韓亭》 宋·鄭厚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跡昌黎道更光。
慷慨一封論佛骨,流離萬里入蠻鄉。
孤芳亭角留韓木,遺愛人心比召棠。
勿謂筆端無造化,如何祛鱷似祛羊。
566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569
《天馬行應制作》 元·周伯琦
飛龍在天今十祀,重譯來庭無遠邇。
川珍岳貢皆貞符,神駒躍出西洼水。
拂郎蕞爾不敢留,使行四載數萬里。
乘輿清暑灤河宮,宰臣奏進閶闔里。
570
《宿承天觀用楊廉夫韻》 元·吳訥
承天觀里開圖畫,吳越山河一覽中。
半夜月明湖水白,五更日出海門紅。
彩船春晚笙歌歇,粉堞風高鼓角雄。
十二闌干都倚遍,歸心飛過大江東。
571
《玉海詩(三首)》 明·徹鑒堂
平搏羊角看逍遙,袖拂虹岡萬里橋。
地涌祥云紅鶴舞,天開瑞雨白龍朝。
三吞香溢琪山缽,九奏風生玉陛韶。
一種銀家堆紫霧,笑稱秦女和蕭簫。
572
《出塞曲贈林參軍》 明·陳言
入幕推英選,論兵邁古風。
卷旗收敗馬,鏘佩揖群公。
紫塞金河里,天山弱水東。
晚風吹畫角,殘日讓雕弓。
廟略占黃氣,精神貫白虹。
丈夫期報主,看取寶刀雄。
573
《采菱圖》 明·杜瓊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紅裙綠髻誰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兩兩共采菱,纖纖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損,只恐歸家無斗升。
574
《渡排市》 明·范言
馬怯千村雨,帆開五兩風。
江山淹去住,蹤跡任西東。
樹深哀猿里,孤城畫角中。
自深羈旅思,寧為酒杯空。
577
《登招山詩》 明·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過,坐與潮汐爭咽喉。
軍門鼓角動地遠,不覺送我招山頭。
風沙冥冥海在下,濤浪滾滾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萬里,寸心遙飛十二洲。
578
《同楊都督登醫無閭》 明·谷繼宗
海門日出上無閭,疑是驪龍抱夜珠。
萬里太行天塹角,千年遼左北門樞。
猩紅嶺外稀來雁,鴨綠江頭有巨魚。
鎖鑰只今憑衛霍,朵顏密邇費踟躕。
579
《題異獸圖》 明·歸有光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580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 關于角里的詩詞 描寫角里的詩詞 帶有角里的詩詞 包含角里的古詩詞(10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