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覺象的詩詞(286首)

    41 《醉別盧頭陀》 唐·元稹

    醉迷狂象別吾師,夢覺觀空始自悲。
    盡日笙歌人散后,滿江風雨獨醒時。
    心超幾地行無處,云到何天住有期。
    頓見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內綴摩尼。

    42 《遭風二十韻》 唐·元稹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點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籠秋竹樹,夕陽猶帶舊樓臺。
    湘南賈伴乘風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43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送劉道士游天臺》 唐·白居易

    聞君夢游仙,輕舉超世雰。
    握持尊皇節,統衛吏兵軍。
    靈旗星月象,天衣龍鳳紋。
    佩服交帶箓,諷吟蕊珠文。

    44 《七老會詩(真年八十七)》 唐·劉真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賞景尚知心未退,吟詩猶覺力完全。
    閑庭飲酒當三月,在席揮毫象七賢。

    45 《七老會詩(真年八十三)》 唐·盧真

    三春已盡洛陽宮,天氣初晴景象中。
    千朵嫩桃迎曉日,萬株垂柳逐和風。
    非論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春天寫草思歸

    46 《奉和韋侍御陪相公游開義五言六韻》 唐·李德裕

    羊公追勝概,茲地暫逍遙。
    風景同南峴,丹青見北朝。
    石渠清夏氣,高樹激鮮飆。
    念法珍禽集,聞經醉象調。
    偶分甘露味,偏覺眾香饒。
    為問毗城內,馀薰幾日銷。

    47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唐詩三百首詠史懷古典故寫人

    48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49 《題甘露寺》 唐·盧肇

    北固巖端寺,佳名自上臺。
    地從京口斷,山到海門回。
    曙色煙中滅,潮聲日下來。
    一隅通雉堞,千仞聳樓臺。

    50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51 《織錦詞》 唐·溫庭筠

    丁東細漏侵瓊瑟,影轉高梧月初出。
    簇簌金梭萬縷紅,鴛鴦艷錦初成匹。
    錦中百結皆同心,蕊亂云盤相間深。

    怨婦懷人

    52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53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唐·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
    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54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唐·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
    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田園寫景寫人

    55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初入太湖》 唐·陸龜蒙

    東南具區雄,天水合為一。
    高帆大弓滿,羿射爭箭疾。
    時當暑雨后,氣象仍郁密。
    乍如開雕笯,聳翅忽飛出。

    詠物艷情

    56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57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為儒自愧已多年,文賦歌詩路不專。
    肯信披沙難見寶,只憐苫草易成編。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58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59 《和人題武城寺》 唐·吳融

    神清已覺三清近,目斷仍勞萬象牽。
    渭水遠含秋草渡,漢陵高枕夕陽天。
    半巖云粉千竿竹,滿寺風雷百尺泉。
    別有闌干壓行路,看人塵土竟流年。

    60 《題護國大師塔》 唐·杜荀鶴

    莫認雙林是佛林,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

    * 關于覺象的詩詞 描寫覺象的詩詞 帶有覺象的詩詞 包含覺象的古詩詞(2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