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覺者的詩詞(672首)

    81 《臨江仙 長安新出家者》 元·馬鈺

    此個隴西明大道,看來俗累難拘。
    報予天水慕清虛。
    彭城歸正覺,割愛后來閭。
    更有段公明慧性,悟來巧變癡愚。
    山侗聞得證無馀。
    忻然如大醉,認得本來如。

    82 《玉漏遲 前一篇懷舊有感,曰粼吹者,為見寄》 元·王惲

    越山征路杳。
    東南淡淡,長空飛鳥。
    儷影同翻,明月一枝烏遠。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從渠相調。

    83 《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惲

    御。
    事金宣宗天與二帝,歷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宮。
    明年壬辰,鑒輅樂巡,又明年國亡于蔡,韓遂謫石抹子昭,相與流寓許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為汲令,自許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間,談及宮掖故事,感念疇昔,如隔一世而夢鈞天也,不覺泣下,予亦為之欷也。

    84 《待罪書館無所自郊客有以尸素為謔者因成答詠》 宋·宋庠

    本愧虛名類斗箕,更堪華閣玷纓緌。
    海邊不覺飛鳧少,天外寧知嚇鼠饑。
    倦客風霜嗟右席,故巢煙雨老南枝。
    新年定有澄清劾,歸守東岡固未遲。

    85 《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宋·林景熙

    三峽無歸夢,間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覺路心如月,高年頂不霜。
    翻鄰來往者,終日為誰忙。

    86 《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隱辭,客來問我坐隱方。
    開門進客還復坐,為客歷落言其詳。
    隱朝市,我不能沖塵冒暑走遑遑。
    隱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87 《望南山別峰見樹間煙出知有隱者》 宋·方回

    南山有別峰,石樹相因依。
    茲晨偶流目,遙見青煙微。
    未知此林下,誰家掩荊扉。
    我亦欲一往,結茅紉槲衣。

    88 《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 宋·方回

    陶公愛菊滿園秋,甚欲持醪竟靡由。
    世事重華那復爾,無錢更覺少陵愁。

    89 《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宋·方回

    君不見錢塘西湖三賢堂,林蘇宋人白傅唐。
    三賢生本不相識,死乃異代同烝嘗。
    又不見吳江垂虹三高祠,鴟夷一舸浮西施。
    天隨陸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時。

    90 《寄真覺庵》 宋·顧逢

    百年如閃電,未可百年期。
    少見回頭者,能思瞑目時。
    山林忙不歇,猿鶴冷相窺。
    千里求名客,多應惡子規。

    91 《瑞巖行者寫華嚴經求僧》 宋·釋寶曇

    荷屋老子僧中龍,平生眼里無諸公。
    莫年愈覺氣深穩,木寒霜凈天無風。
    朅來精進復精進,焚香卻掃大圓鏡。
    數十萬偈堆如山,從頭一唱一加敬。

    92 《昌侍者求斯道》 宋·釋紹曇

    一念平常裂萬差,覺斯民處貴無邪。
    古今錯透長安路,狼藉春風一徑花。

    93 《行者德山改名德止》 宋·釋心月

    吾宗一德山,天下同仰企。
    寥寥數百年,清風來未已。
    汝名今與同,初非犯其諱。
    人前一呼喚,不覺聳眾耳。
    易以艮為山,辭以艮為止。
    宜將止易山,只移一畫子。
    吾當尊前賢,不得不如此。

    94 《舉侍者求頌》 宋·釋正覺

    秋風濯煩骨,日日覺清省。
    相與事枯禪,所養飽正命。
    老蟾浴星河,魂魄明耿耿。
    真味入誰腸,但知百念冷。

    95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彌勒菩薩章》 宋·釋正覺

    癡根愛種力鋤除,一段靈明是舊基。
    插草天人深會意,拈華尊者笑開眉。
    魚行大士須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
    處處鼻頭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謾誰。

    96 《送通禪者之襄陽》 宋·釋正覺

    疏巢凄冷臥西柯,夢覺歸思遽許多。
    風雨江頭亂雁字,家山塢外懸漁蓑。
    白楊村落龐居士,青石浮圖蘊大哥。
    倦倚蒼松坐涼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97 《參頭智舒與眾行者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背鮐齒鯢,皮雞發鶴。
    西北出家,東南行腳。
    選佛到空覺覺空,為人除藥病病藥。
    夕壑云生,秋潭月落。

    98 《與觀禪者》 宋·釋正覺

    豁凈虛通入覺場,體前一段本來光。
    孤禪恰恰如擔板,默照明明似面墻。
    秋光蘆華兩岸雪,夜寒桂月一船霜。
    迢迢象外行歸路,雁字低低正夕陽。

    99 《送宗樸禪者》 宋·釋重顯

    洞庭乳竇皆泉石,抱疾何緣寄幽跡。
    曾列狂機一二三,東山西嶺非相識。
    屈指嚬眉不可尋,云飛雨散空沉沉。
    如今轉覺流年隔,強把冥悰苦搜索。
    縱止言欺白雪辭,寧忘笑與黃梅客。
    樸禪者,樸禪者,珠月有光慚照夜。

    100 《游齊覺寺二首》 宋·曾豐

    筑寺依橫嶠,開門對遠汀。
    聞之心已渴,見者眼皆醒。
    水瀉鴨頭綠,山排螺髻青。
    他無避地處,得此可忘形。

    * 關于覺者的詩詞 描寫覺者的詩詞 帶有覺者的詩詞 包含覺者的古詩詞(6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