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覺心的詩詞(2484首)
42
《上杜使君》 唐·貫休
為魚須處海,為木須在岳。
一登君子堂,頓覺心寥廓。
右聽青女鏡,左聽宣尼鐸。
政術似蒲盧,詩情出沖漠。
43
《上縉云段使君》 唐·貫休
清畏人知人盡知,縉云三載得宣尼。
活民刀尺雖無象,出世文章豈有師。
術氣芝香粘甕榼,云痕翠點滿旌旗。
今朝暫到金臺上,頗覺心如太古時。
45
《丹鳳吟(越調)》 宋·周邦彥
迤邐春光無賴,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46
《丹鳳吟(越調)》 宋·周邦彥
迤邐春光無賴,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47
《南鄉子》 宋·呂勝己
斗笠棹扁舟。
碧水灣頭放自流。
盡日垂絲魚不上,優游。
更覺心松奈得愁。
行客語滄洲。
笑道漁翁太拙休。
萬事要求須有道,何由。
教與敲針換曲鉤。
48
《眼兒媚》 宋·韓淲
東風拂檻露猶寒。
花重濕闌干。
淡云_日,晨光微透,簾幕香殘。
陰晴不定瑤階潤,新恨覺心闌。
憑高望斷,綠楊南陌,無限關山。
50
《蝶戀花》 宋·劉翰
團扇題詩春又晚。
小夢驚殘,碧草池塘滿。
一曲銀鉤簾半卷。
綠窗睡足鶯聲軟。
瘦損衣圍羅帶減。
前度風流,陡覺心情懶。
誰品新腔拈翠管。
畫樓吹徹江南怨。
53
《金人捧露盤 鳴鶴余音卷一》 元·王志謹
喜樂山村,風月知音,信任歲華交換。
終日掩柴門,處幽軒,閑看古書慵倦。
住坐從容,獨行獨步,都把聲名斷。
抱守元陽,情忘境滅,氣神和沖,升沉無礙,玉爐煉至寶,欲結清涼,重生溫暖。
54
《蔡州三首》 宋·孔武仲
愁云昏昏掩六月,電光霍霍盤四隅。
淮西一雨三書夜,長瀾積潦無處無。
試登高樓望四野,平田渺渺成江湖。
山源奔溢來處遠,晨朝又報高丈余。
55
《寒夜》 宋·鞏豐
瓦欲飛霜水欲冰,蒲團今夜有塵凝。
爐寒閒取薪添火,窗暗時將燭助燈。
久欲歸田游宦客,未能忘肉在家僧。
於書更覺心情懶,病眼愁看細字蠅。
56
《間居遣興》 宋·申屠月巖
鷗鷺江湖性,清閑勝作宮。
家貧隨分過,母健覺心寬。
酒熟旋篘飲,詩成逐板刊。
七星在長鋏,斷不為魚彈。
57
《山居十首》 宋·薛嵎
龍居洞云深,飛泉瀉絕壁。
不聞耳邊喧,但覺心境寂。
富貴由他人,得失俱抱戚,孰能全其天,山中樗與櫟。
60
《秋鶯歌》 明·全室宗泐
千林入秋露氣清,林中尚有黃鶯聲。
似與群蟬爭意氣,東林飛過西林鳴。
向來春風花滿城,柳條拂地如長纓。
綿綿蠻蠻斷復續,千人萬人側耳聽。
* 關于覺心的詩詞 描寫覺心的詩詞 帶有覺心的詩詞 包含覺心的古詩詞(24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