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覺義的詩詞(235首)
93
《漁家傲(詠月)》 宋·黃裳
通一月而泛詠,已侑金卮;辨四時而各言,未勞檀板。
晦朔乃取于盈闕,寒暑蓋資其往來。
群動息而忙者閑,觀光臺上;眾景生而悲者笑,窺影杯中。
飲闌夢覺,則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則初月致其事。
94
《漁家傲(詠月)》 宋·黃裳
通一月而泛詠,已侑金卮;辨四時而各言,未勞檀板。
晦朔乃取于盈闕,寒暑蓋資其往來。
群動息而忙者閑,觀光臺上;眾景生而悲者笑,窺影杯中。
飲闌夢覺,則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則初月致其事。
98
《項羽本紀贊》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
”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99
《高帝求賢詔》 兩漢·班固
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
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
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
100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 關于覺義的詩詞 描寫覺義的詩詞 帶有覺義的詩詞 包含覺義的古詩詞(2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