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空山惱病僧,暮云臺殿異鄉人。多時不識巴江路,守著濃花哭過春。
內闡規函致本宗。道相通。寂寥常在混元宮。悟真空。上下觀之無一物,與誰同。逍遙獨坐月明中。伴清風。
世態從渠變,前山只麼新。關門便懶退,遇事少躬親。和我詩何益,知公道不貧。兩旬才識面,枉是自由身。
雪窗吾畏友,稱譽滿中邊。往矣非喬木,生乎仗老天。肯來丹桂里,須醉白鷗前。百計安流好,紛紛急水船。
不作人間肉食僧,霜髭茁茁骨稜稜。釋經妙在一轉語,療病良於三折肱。處寺有規能縛律,即心是佛不傳燈。胸中歷歷前朝事,說到西頭氣拂膺。
汴水凄涼已百年,長因啼鳥一潸然。天津橋上無人聽,尚喜錢塘有杜鵑。
中原戢戢盡遺黎,日夜江頭候六飛。來此苦啼真有意,會須勸得翠華歸。
荊州一席不肯取,晉鼎百年寧忍移。不死盧循函首日,忍看張偉授罌時。
紹地吾所欣,他時以藏我。岡原見逾美,松柏栽已夥。雙流交在右,一幾平連左。憶昔初經營,登高忘蹩跛。
荏苒春三月,聲聲何處尋。艱難悲故國,激烈動歸心。血染紅英亂,身藏綠樹深。欲歸歸未得,故故傍人吟。
物外清虛境,由來遠眾紛。靈蹤幾年說,梵放或時聞。似有似無路,漫山漫谷云。自難容俗駕,曾不待移文。
黎侯無補邑之民,業已言歸豈誑人。中露泥中非所戀,子規何用更諄諄。
輕舍柴桑悔欲追,雖無所激亦謀歸。子規大似相知淺,猶慮淵明未見機。
陶令先幾歸去來,云何謝令要人催。子規誤認陶為謝,莫怪區區勸又催。
自身歸未得,卻勸別人歸。思婦心中事,征夫淚滿衣。蜀天知近遠,江樹間稠稀。幸自安雙翼,誰教大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