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觀骨的詩詞(470首)

    261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262 《畫虎行》 明·陸粲

    山人視我畫虎圖,邀我為作《畫虎行》。
    我生城郭不識虎,向來浪說真無憑。
    自從謫居傍夷落,時驚夜嘯風生壑。
    似聞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撐叢薄。

    263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明·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264 《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 明·陸師道

    玉陽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顯,令人思俱逸。
    玉岡繞鸞鵠,云莊藝芝術。
    修廊俯大觀,列卦開玄室。

    265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頂時雅上人適遷華藏于》 明·呂誠

    曉出城西門,蕩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氣擁高迥。
    潮上洲渚沒,棹發六飛騁。
    前岑獻奇狀,心目快引領。

    266 《伏枕四首》 明·馬之駿

    攬鏡逡巡每自猜,冠巾頻改服重裁。
    唯應悴憔人人惜,豈是清虛日日來。
    計遍青山謀總幻,觀存白骨念先灰。
    昔賢致語堪銘坐,薰桂煎膏莽自哀。
    ¤

    267 《七佛庵三十韻》 明·舒頔

    春色如多情,陰云貸游矚。
    登臨不憚勞,?孛踤轉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進恐覆。
    松風響簫笙,花露滴巾幅。

    268 《秋胡行》 明·唐仲實

    依依陌上桑,婉婉桑間婦。
    嫣然紅羅襦,采桑濕香霧。
    相逢馬上郎,停鞭□馳騖。
    回頭遺巧笑,脈脈此情露。

    269 《覽鏡七首》 明·陶望齡

    三十七年聊把玩,峻坡馳馬只輪飛。
    陶潛官罷知今是,梵志人歸嘆昔非。
    白骨觀成看世妄,青山招隱與心違。
    桃花一雨平湖滿,且乞長竿守釣磯。
    ¤

    270 《鐘山法會詩(八首)》 明·同庵簡公

    皓月華星傍九霄,夜深端坐圣躬勞。
    樂聲按舞漁山近,花雨飄空鷲嶺高。
    玉冊讀文傳太祝,金柈捧奠出儀曹。
    從容望燎鑾輿動,目送中天白玉毫。

    271 《紀變》 明·王寵

    皇帝紀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風白晝號,酣斗亙明發。
    勢從西北來,突過東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272 《賣兒行》 明·王九思

    村媼提攜六歲兒,賣向吾廬得谷四斛半。
    我前問媼:“賣兒何所為?”媼方致詞再三嘆:“夫老病
    臥盲雙目,朝暮死生未可卜。
    近村五畝止薄田,環堵兩間惟破屋。

    273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274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275 《題李氏棲碧樓》 明·吳伯宗

    唐有謫仙人,風骨特高妙。
    晚愛棲碧山,閑心付登眺。
    桃花與流水,目擊領其要。
    遐觀窮有象,幽討入無徼。

    276 《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 明·謝常

    瘦老子,吳門生,雙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須杖行。
    草堂臥病留不得,聲名早動金門客。
    走書遠至闔閭城,起躡芒屨強匍匐。
    春風放舟東海邊,相知喜遇王侯賢。

    277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軾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278 《待旦》 宋·蘇軾

    夢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曉。
    披衣坐虛堂,缺月猶皎皎。
    揚泉漱寒冽,激齒冰雪繞。
    百體喜堅壯,萬象覺情悄。

    279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宋·蘇軾

    幽人白骨觀,大士甘露滅。
    根塵各清凈,心境兩奇絕。
    真源未純熟,習氣余陋劣。
    譬如已放鷹,中夜時掣紲。

    280 《金山妙高臺》 宋·蘇軾

    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
    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
    中有妙高臺,云峰自孤起。

    * 關于觀骨的詩詞 描寫觀骨的詩詞 帶有觀骨的詩詞 包含觀骨的古詩詞(4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