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觀心處的詩詞(511首)

    421 《依韻答宋中道》 宋·梅堯臣

    朝回思見子,疲馬不及換。
    入門呼僮仆,雞犬屢鳴嚾。
    中廚尚青煙,知未畢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餒固已慣。

    422 《夜坐》 宋·王令

    破窗多穿風,冷燭無定焰。
    滴瀝隨衣淚,反覆到心念。
    趨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塹。
    病拙未為療,膏肓不容砭。

    423 《過揚子江》 宋·王令

    長江來何從,遠自西極詹。
    中破蜀山流,始與巴水兼。
    川原日混合,淚射勢益嚴。
    奔渾萬里流,不自頃刻淹。

    424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 宋·王令

    彼雪晚何淫,乘時橫此臨。
    必將滋及物,自合大為霖。
    也道春來好,何余臈後陰。
    冬冥誠不道,蒼帝亦何心。

    425 《吳傅朋出游絲書求詩》 宋·曾幾

    使君官事閒時書,略取萬象隨指呼。
    空中游絲定何物,非蠶所吐仍非蛛。
    光風霽日青春暮,惹草縈花細于縷。
    君今幻出一毫端,此秘從來人未睹。

    426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427 《胡渙季享示壽詩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 宋·周必大

    諸父聲名塞兩間,圭分青白轂朱丹。
    莫年勛業心方壯,前日奸諛骨尚寒。
    聞道秋官還簡擢,獨憐處士失榮觀。
    如今喜見當家子,應賦忠州此日歡。

    428 《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 宋·周必大

    少年同仕秦淮口,醉里殷勤掃花帚。
    蒼顏白發二紀中,夢斷賞心并折柳。
    非才晚污論思地,分察久觀彈擊手。
    端方期不負耳目,詰曲誰能學跟肘。

    429 《次李公謹美人行見寄》 宋·洪咨夔

    梨花深寂楊花閑,雨鳩晴鳩兩關關。
    越王樓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獨丹。
    欲往從之厚我顏,無繡段兮為君歡。
    子規夜嗥斗闌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430 《題南海祠》 宋·白玉蟾

    何處人間得五羊,海城鼓角咽昏黃。
    無心燕子觀秦越,有口檐鈴說漢唐。
    九十日秋多雨水,一千年史幾興亡。
    圣朝昌盛鯨波息,萬國迎琛舶卸檣。

    431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得意時。
    物向物中觀要妙,人於人上看幾微。
    物中要妙眼前見,人上幾微心里知。
    且是有金無處買,堯夫非是愛吟詩。

    432 《春陰》 宋·邵雍

    花好給久觀,月好難久看,花能五七日,月止十二圓。
    圓時仍齟齬,開處足摧殘。
    風雨尋常事,人心何不安。

    433 《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 宋·邵雍

    六翁誰讓少年場,老不羞不任意狂。
    同向靜中觀物動,共於閑處看人忙。
    天心月滿蟾蜍動,水面風微{上艸下函}萏香。
    肯信人間有憂事,新醅正熟初涼。

    434 《為客吟》 宋·邵雍

    忽憶東朐為客日,壯心初見水云鄉。
    島夷居處鄰荒服,潮水來時雜海商。
    臥看蒼溟圍大塊,坐觀紅日出扶桑。
    虛生虛死人何限,男子之稱不易當。

    435 《中秋月》 宋·邵雍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
    求滿直須當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無去照處情非淺,不睡觀時意更深。
    徒愛古人詩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436 《知人吟》 宋·邵雍

    事到急時觀態度,人于危處露肝脾。
    深心厚貌平時可,慎勿便言容易知。

    437 《六十五歲新正自貽》 宋·邵雍

    予家洛城里,況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當宋之盛旦。
    南園臨通衢,北圃仰雙觀。
    雖然在京國,卻如處山澗。

    438 《過靜林寺與徑山老禪曳杖溪濱俯淺澗寒冽可照》 宋·毛滂

    寒溪數寸爾,下有萬里天。
    煙云自變怪,寸碧殊湛然。
    蘋風亦可人,寧妨暫漪漣。
    終觀鏡面平,與君受媸妍。

    439 《遷居汝南》 宋·蘇轍

    我昔還自南,從此適舊許。
    再歲常杜門,壁觀無與語。
    何人自驚顧,未聽即安處。
    亟逃潁州籍,來貫汝南戶。

    440 《寄龍井辯才法三絕〈并敘〉》 宋·蘇轍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
    ”轍用其言。
    既至吳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 關于觀心處的詩詞 描寫觀心處的詩詞 帶有觀心處的詩詞 包含觀心處的古詩詞(5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