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觀天的詩詞(144首)

    61 《應禱詩留天圣觀》 宋·王惟正

    嶺外歸來者,曾為外計臣。
    無功能報國,抱疾亦憂民。
    乞雨祈諸廟,焚香禱眾真。
    精誠達天地,滂霈果均勻。

    62 《題蘇子瞻書夫天慶觀乳泉賦帖》 宋·王亞夫

    蘇公早聞道,文章乃其戲。
    乳泉出重海,作賦聊記異。
    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
    氣者水之生,此語可深味。

    63 《題天臺福圣觀瀑布》 宋·楊偰

    積雪懸崖照幽谷,轟雷破石響空山。
    直疑天上銀河水,倒瀉千巖萬壑間。

    64 《天臺福圣觀》 宋·張無夢

    天臺瀑布落青天,觀在天臺瀑布邊。
    道士只今燒藥處,仙翁曾是種芝田。
    龍居古洞遺殘雨,鶴出高巢點破煙。
    暫別靈溪游五岳,不知重到又何年。

    65 《游天竺觀激水》 宋·周燾

    拳石耆婆色兩青,竹龍驅水轉山鳴。
    夜深不見跳珠碎,疑是檐間滴雨聲。

    66 《宿承天觀用楊廉夫韻》 元·吳訥

    承天觀里開圖畫,吳越山河一覽中。
    半夜月明湖水白,五更日出海門紅。
    彩船春晚笙歌歇,粉堞風高鼓角雄。
    十二闌干都倚遍,歸心飛過大江東。

    67 《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觀宋大觀五禮碑同賦》 明·黎民表

    風吹古城勢欲倒,征車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剝霜風臥青草。
    我行拂拭開塵沙,良工獨苦咸咨嗟。
    婉麗似出虞秘監,廓落正類顏瑯琊。

    68 《分得九仙觀送劉司務之天官》 明·趙迪

    青山一徑連花竹,瑤宮瓊館依林麓。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鯉成仙巖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來,落葉行跡空蒼苔。
    石窗無人白云冷,藥爐有火芙蓉開。

    69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宋·蘇軾

    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后山雨浪浪。
    農夫輟耒女廢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70 《莘老葺天慶觀小園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說乞名與》 宋·蘇軾

    春風欲動北風微,歸雁亭邊送雁歸。
    蜀客南游家最遠,吳山寒盡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亂,五馬來時賓従非。
    惟有道人應不忘,抱琴無語立斜暉。

    71 《次韻樂著作天慶觀醮》 宋·蘇軾

    濁世紛紛肯下臨,夢尋飛步五云深。
    無因上到通明殿,只許微聞玉佩音。

    72 《杭州次周燾韻游天竺觀激水?一題作“次周燾》 宋·蘇軾

    道眼轉丹青,常于寂處鳴。
    早知雨是水,不作兩般聲。

    73 《次韻和天章范待製上元從幸會靈觀》 宋·晏殊

    春鶯欲滿枝,荷橐從游時。
    旭日生華蓋,靈風入羽旗。
    酒含雕玉淺,香度博山遲。
    共識天顏近,都忘尺漏移。

    74 《相國寺啟向天節道場行香院觀戲者》 宋·王安石

    侏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
    心知本自同,所以無欣怨。

    75 《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 宋·戴復古

    姑蘇道士天酒星,醉筆寫出雙龍形。
    墨跡從橫奪造化,蜿蜒滿壁令人驚。
    一龍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極滄溟小。
    手弄寶珠珠欲飛,握入掌中拳五爪。

    76 《海月星天之觀》 宋·戴復古

    巍然華屋似凌歊,下際滄溟上九霄。
    萬頃波濤浴蟾兔,一天星斗轉魁杓。
    征鴻有感人飄泊,宿鶴無聲夜寂寥。
    誰似風流楊叔子,登臨□□□□□。

    77 《冬至日天慶觀朝拜,云日晴麗,遙想郊禋慶成》 宋·范成大

    淅淅霜風不滿旗,紫煙黃氣捧朝曦。
    五更貫索埋光後,萬里鉤陳放仗時。
    留滯周南無舊事,布宣漢德有新詩。
    豐年四海皆溫飽,愿把歡心壽玉巵。

    78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宋·秦觀

    老仙舊地枕東城,古木參天警晝聲。
    我亦愿為方外友,風流何必并時生。

    79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宋·秦觀

    史君平昔慕玄清,一到祠堂意一新。
    戶外黃冠應指點,公應便是謫仙人。

    80 《和書天慶觀賀秘監堂三首》 宋·秦觀

    衣屨蕭條氣久清,豪家門館未嘗行。
    朱甍碧瓦何從得,疑有陰兵夜助成。

    * 關于觀天的詩詞 描寫觀天的詩詞 帶有觀天的詩詞 包含觀天的古詩詞(1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