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見教的詩詞(39首)

    21 《答程教見和梅詩二絕》 宋·洪咨夔

    春陰欲雪凍云乾,索笑疏枝共一寒。
    靜裹聞香祗自覺,怕人饒舌似豐干。

    22 《和魏教授見贈》 宋·邵雍

    清世文章日月懸,無才唯幸樂豐年。
    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軻難語覺,時無顏子易為賢。
    讀書每到天根處,長懼諸公問極玄。

    23 《見雪明日與祝山人游東湖僧寺訪陳巨中教授留》 宋·毛滂

    風吹飛雨乾,散作柳花毬。
    危檐下舞鵠,老樹騰蟠虬。
    煙空夜色垂。
    膚雨凝酥柔。

    24 《和青州教授頓起九日見寄》 宋·蘇轍

    歲月飄然風際煙,紫萸黃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昔年與頓君同登嵩頂,時正重九。
    杯酒追歡真一夢,天涯回望正三年。
    近來又欲東觀海,聽說《毛詩》雅頌篇。
    〈君善講《詩》。

    25 《次韻宿州教授劉涇見贈》 宋·蘇轍

    此身雖復類潛夫,衰老無心強著書。
    道路不知奔走賤,交游空怪往還疏。
    弦歌更就三年學,簿領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處,莫將文采笑空疏。

    26 《劉損齋主簿見示游廣教和劉朔齋詩次韻》 宋·王珪

    紅葉村邊白版扉,林間剝啄愧新知。
    離居自信難同俗,載酒何時許問奇。
    黃蘗人亡空有寺,錦袍仙去更無詩。
    知君此日登臨意,不比兒曹飽腹嬉。

    27 《依韻和仲靈禪師喜賈丞相趙翰林見稱輔教編之》 宋·強至

    浩蕩藤州老,雄文鼓大編。
    聲名元自重,述作許誰傳。
    成誦慚空久,相逢偶未緣。
    承明內外相,交口譽師賢。

    28 《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 宋·陳造

    紅塵半世僅緋衫,白首官曹兩換銜。
    羞見淮鄉隱君子,紫芝黃獨老嵌巖。

    29 《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 宋·陳造

    沐猴豈合纏章服,野馬如今脫轡銜。
    屈指悔來坡下路,瘦筇隨客上巉巖。

    30 《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 宋·陳造

    誰向仙曹接勝譚,金泥天篆署冰銜。
    如聞不惜蜚霞佩,乞與耕莘與築巖。

    31 《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 宋·陳造

    茂室仙經玉作函,一編當復翠鸞銜。
    即今尚喜觀書眼,月射清池電耀巖。

    32 《次梁教授見貽韻五首》 宋·陳造

    敝帚千篇漫手緘,分無三字入官銜。
    消磨不盡干云氣,時作長虹貫夜巖。

    33 《次韻公顯宮教實見天都峰》 宋·李彌遜

    孤峰突兀現青虛,喜若羈人望故都。
    神馬已馳身尚遠,卻疑真有二文殊。

    34 《和俞教授見寄并非韻》 宋·黃庚

    天邊日月似梭飛,百歲光陰難預期。
    有酒不妨留野客,無錢何惜典春衣。
    江山猶記登臨處,身世都非少壯時。
    晚影清閑宜學道,黃庭一卷究玄微。

    35 《和蓬萊老之兄卓宣教見遺》 宋·釋寶曇

    要結靈山未了緣,山中草木亦欣然。
    大江南北經年夢,明月東西一夜圓。
    龍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華顛。
    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嘯西風萬壑傳。

    36 《次教西岑見貽韻》 宋·釋文珦

    宴山山里白頭翁,室空亦復無山童。
    往來山月幾圓缺,入山未聾今已聾。
    柴門反關不容叫,翁欲養蒙仍養浩。
    莫嫌翁苦戀山中,良恐出山為小草。

    37 《謝王宣教見訪》 宋·釋子淳

    柴扉常對白云開,玉鳳銜花去又回。
    不學東林遠沽酒,淵明多謝入山來。

    38 《見古梅吳府教》 宋·楊公遠

    萬木風饕凍欲癡,孤根逗暖正斯時。
    樹槎牙歷百千歲,花摘索開三兩枝。
    兄弟山礬應未稱,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標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滿世知。

    39 《次韻王宮教見貽之什》 宋·喻良能

    家住濤江東復東,渺然云浪接晴空。
    半生仕路崎嶇里,十畝家山杳靄中。
    來往未成三徑樂,笑談還喜一樽同。
    強將俚語賡妍倡,曹鄶端慚齒衛風。

    * 關于見教的詩詞 描寫見教的詩詞 帶有見教的詩詞 包含見教的古詩詞(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