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覆音的詩詞(137首)

    121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122 《寄襄邑宰丁陽叔》 宋·孔武仲

    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幾時。
    譬如霜林籜,浩蕩從風吹。
    初飄清湘濱,今落濁汴湄。
    蹉跎雖漸老,相見更容怡。

    123 《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覆卻罔攸測,理亂非所任。
    兀兀兔株意,哀哀鶯谷音。
    識驥伯樂眼,放麑西巴心。
    懷惠在夙昔,觀過匪斯今。

    124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25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126 《義犬行》 宋·方回

    君不見周興西旅貢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
    遠方不許進異物,閒卻三略兼六韜。
    又不見王孫昔嘆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
    保全功臣決無此,花村夜不爭雉鳴。

    127 《說禪一首簡劉韶美》 宋·郭印

    小知小見弄精魂,正似醯雞居覆盆。
    茫茫大道絕南北,六通四辟初無門。
    不離當處遍高深,誰謂如天莫可登。
    世人聾瞶喚弗應,執熱為火寒為冰。
    雷霆蟋蟀一竅均,觀音不在耳邊聞。

    128 《浮萍寄水行》 宋·釋文珦

    浮萍寄諸水,漂流本無要。
    倚水以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結發,托身向他門。

    129 《鄞中送坦上人歸故里》 宋·釋文珦

    白云相見初,而子獨知予。
    世態易翻覆,道交難間疏。
    三江同遠棹,此日晚離袪。
    莫放音書絕,東來有鯉魚。

    130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顯而不露,隱而彌彰。
    猿啼古木音聲急,鶴宿枯松夢寐長。

    131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132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133 《送才元長樂倅》 宋·蘇籀

    東省西臺除吏目,軼才勿謂得途賒。
    孰云相貳徒勞職,政恐東南弗復加。
    常袞頒宣禮翹秀,仲翔好事走幽遐。
    口占十吏傳州檄,指畫千條靖海涯。

    134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135 《周秀實以近多讀書少對棋有詩及之因以寄》 宋·王洋

    識情變易須臾期,躁動為得安無為。
    幽思傷神靜生苦,游藝且復招僧棋。
    棋中趣味變何有,勝負紛紛翻覆手。
    分排事外雜窺圖,得失會中分好丑。

    136 《見竹溪羅權府》 宋·楊公遠

    瑯玕萬個碧云深,長覆晴川數畝陰。
    渭水侯封元有節,葛陂龍化本無心。
    波光靜處涵清影,灘瀨鳴時和好音。
    除卻寒相映色外,此君那許俗塵侵。

    137 《歧竹》 宋·曾豐

    漢關之茅茅之英,豐城之劍劍之精。
    雙茅雙劍龍變化,一陰一陽數生成。
    我家稚竹老龍殼,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為夭矯枝,金鱗蛻作斕斑籜。

    * 關于覆音的詩詞 描寫覆音的詩詞 帶有覆音的詩詞 包含覆音的古詩詞(137首)
    chengrenyouxi